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0 22:23:28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985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3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用電量638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用電量183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49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985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94181億千瓦時。
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3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用電量638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用電量183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49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
第二產業用電量占到全社會用電量的近2/3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電力供需分析處處長吳立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2024年在“兩新”(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等一攬子增量政策措施帶動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支撐電力消費較快增長。第一、二、三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的拉動分別為0.1、3.4、1.8、1.5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49.7%、26.3%、22.7%。
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985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2024年,全國第二產業用電量6.3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吳立強向記者表示,制造業用電量達到4.7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2024年用電量同比增長10.3%,明顯高于同期制造業平均增長水平,制造業延續轉型升級趨勢。
他透露,“兩新”政策推動設備制造等行業用電較快增長,2024年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4個行業用電量增速超過10%。消費品制造業2024年用電量同比增長5.7%,消費品制造業中的12個子行業用電量均為正增長。
“兩新”政策還推動部分消費品行業用電較快增長,食品制造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3個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速超過8%。
另外,2024年,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4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
吳立強進一步向記者分析,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0%、5.5%、17.8%和3.8%。
“三季度受高溫因素拉動顯著,西南和華東區域當季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39.2%、29.2%。四季度,暖冬因素導致當季全國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明顯放緩,其中,華中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降1.7%,華北、華東、東北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僅增長0.9%、1.9%、3.4%。”吳立強說。
用電量一直被視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睹咳战洕侣劇酚浾甙l現,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2024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5%,國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8%。這意味著,自2020年以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高于GDP增速。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抒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是國民經濟重要的保障性行業,全社會用電量與國內生產總值規模呈強正相關關系,且全社會用電量與GDP增速變化趨勢總體同步。
“但由于全社會用電量與GDP存在較大結構性差異,導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與GDP增速之間存在偏差。經濟、氣溫等因素會引起用電量與GDP的結構變化及波動,也導致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用電量增速/GDP增速)產生波動。近年來我國電能替代在農業、服務業、工業、居民生活等領域持續深入推進,我國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同時,近年來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電動汽車等新興行業用電量高速增長,共同拉動近幾年電力消費增速總體高于GDP增速。”王抒祥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