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1 23:57:47
成都并不缺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尤其是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兩大產業,已形成特色優勢,這兩個產業去年正式入圍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具備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能力。建議成都在已有基礎之上加力加效,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園區為切入口,培育形成新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坐實“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每經記者 江然 每經編輯 楊歡
近期,各地陸續進入“兩會時間”。1月20日上午,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在成都開幕。從一名記者的角度看“兩會”,或許可以說是作為媒體人,一年一度的職責和慣例;從一位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角度看“兩會”,則是他們在其位、謀其政的使命和擔當;如果這位觀察者,既是記者又是人大代表,雙重身份雙重視角,又會看到一個怎樣的“兩會”?
今年我們再次啟動專欄“一目了然”,通過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國主流財經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主編江然的視角觀察“兩會”,看見那些關于區域經濟以及城市發展相關的獨到見解。
去年,國務院陸續批復多個重點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各大城市的定位備受關注。它代表國家怎么看一座城市,需要它成為什么樣的城市,以及未來的發力重點。
制造業“回歸”是一個明顯趨勢,目前已有八個重點城市被定位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除成都外,還有重慶、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沈陽和寧波。這既是“成都制造”二次創業的機遇,又是一場壓力較大的同題競賽。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并對產業承載區提質增效作出具體安排。產業園區作為推進建圈強鏈、“制造強市”的主戰場、主陣地,理應系統謀劃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爭先”。
此前,我們構建了一套“產業園區‘未來力’指數”,試圖從園區維度來評價一座城市面向未來的話語權和競爭力,有兩座城市布局未來的“打法”值得注意。
一是杭州,保持敏感敏銳,早布局早顯效。2017年底,杭州就出臺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明確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量子技術等重點前沿領域率先探索布局,遠早于國家頂層設計。這座“互聯網之都”從五年前開始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明確回歸“制造強市”,時至今日,提升明顯。
二是常州,專業研判加上果敢投入,鍛造新支點。常州作為新晉“萬億城市”,近年來在鋰電池、合成生物等新賽道上亮點不斷。外界稱常州善于“無中生有”,但在常州干部看來,“沒有什么無中生有,只有專業研判和果敢投入”。以石墨烯產業為例,常州沖進這條新賽道是2011年,正值諾獎頒發給相關領域,足見其對世界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的密切跟蹤、研判。
實際上,成都并不缺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尤其是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兩大產業,已形成特色優勢,這兩個產業去年正式入圍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具備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能力。建議成都在已有基礎之上加力加效,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園區為切入口,培育形成新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坐實“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一是搶抓戰略腹地建設機遇,吸引“國家級鏈主”、有意向投資的央企在特色產業園區落地生根。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例,青羊經開區2023年貢獻了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六成營收,占全省航空與燃機產業規模超過35%。應激活此類特色園區優勢,加快壯“根系”、育“新枝”、添“新葉”,用圈鏈思維做大新興產業,讓特色更鮮明,變特色為支柱。
二是搶抓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期,加強系統謀劃,以專業能力重塑高質量產業承載區,構建競速未來的支撐力。當前《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將更加倒逼提升招商專業度。建議有條件的產業園區,積極探索組建專業化、市場化的招商團隊和招商公司,推進高質量產業項目有序進園區。
三是針對園區各類政策開展持續性問效評估,全方位評價園區高質量發展成效,確保“效果圖”落地為“實景圖”。去年一次“進解優促”調研中,有園區企業通過媒體呼吁:“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就是了不起的營商環境”。建議強化媒體等第三方機構問效、監督作用,杜絕“合成謬誤”、政策空轉。
四是積極營造發展產業的社會氛圍,立穩“制造強市”人設。網紅流量退潮后,競逐產業才有未來。去年“蘿卜快跑”出圈,讓外界知曉了武漢和“無人駕駛”的深度關聯。杭州也早已從討論要不要發展制造業進入到如何更好強制造,成都應持續突出最具特色優勢的產業名片,不斷強化“奮進、創新”城市形象,久久為功,凝聚“制造強市”的社會共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