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3 08:23:35
每經記者 唐俊 每經編輯 程鵬 楊歡
最新年度外貿成績單出爐。
2024年,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外貿額再創新高,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全國整體進出口向好,具體到城市身上,表現如何?1月1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各地進出口具體情況:
先來看總量,萬億外貿大市共有七座,其中,深圳外貿超過上海,重返外貿第一城;寧波超過東莞,新晉為外貿第五城。萬億之外,青島突破新臺階,和廈門同處9000億量級。金華后來居上,連超杭州、天津,挺進前十。
再來看增速,深圳、金華、成都、寧波四城成為增速“黑馬”,增速均超過10%,相較之下,佛山、南京、廈門等五座城市出現負增長,其中,佛山增速為-16.2%,是外貿TOP20城中,唯一一座增速下降超過10%的城市。
數據背后呈現的外貿格局再次大洗牌:在外貿TOP20城中,6座城市排名上漲,金華、鄭州分別上升2位,深圳、寧波、成都、無錫各上升1位;另有6座城市排名下降,佛山、天津下降2位,上海、東莞、杭州、重慶各下降1位。
從某種程度上看,城市外貿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城市的產業,甚至是發展思路的變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51699
大灣區:深圳登頂、佛山失速
深圳出口已連續32年居國內外貿城市首位,去年出口額達到2.8萬億元,比第二名上海高出54%,增速達到14.6%。
同時,深圳進口也快速上漲,增速甚至比出口還高(19.6%),整體外貿水平進一步躍升,達到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而上海去年進出口僅增長了1.3%,其中進口還有所下降,由此深圳一舉超過上海。
從差距來看,2023年,上海外貿比深圳高出3000多億元,而2024年,深圳外貿迎頭趕上,反超上海2000多億元。放在全國來看,深圳一城的外貿額,就占到全國總體外貿額1/10。
深圳外貿在大基數之下,還能繼續保持高增長,與當地的產業特色和經濟結構不無關系。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深圳“新三樣”“老三樣”產品進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長。去年,深圳機電產品出口2萬億元,是絕對的出口主力,占總出口額約七成,并且保持了12.1%的高增速。
按照商務部的定義,機電產品是指機械設備、電氣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包括汽車)、電子產品、電器產品、儀器儀表、金屬制品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
這當中,不少是深圳的特色產業,其中手機、電腦、家用電器等傳統電子產品,出口增長了6.8%。
“新三樣”方面,深圳的鋰電池、電動汽車、光伏產品等產品,去年出口增長了11.5%。以生物醫療、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增長了15.1%。
發達的民營經濟也是拉動深圳外貿的重要增長點。在過去一年深圳的外貿表現中,民企外貿的規模占比首次突破七成,進出口額大漲24%,高于深圳外貿整體增速。從貿易形式來講,跨境電商發達,同樣帶動了深圳進出口增長。
但同在大灣區的佛山,則正在經歷外貿低谷。2024年,佛山進出口同比下降了16.2%,在外貿TOP 50城市中增速墊底。
佛山外貿失速,主要在于出口。2024年,佛山進口額增長了3%,但出口額大降20.5%。廣州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佛山出口中,機電產品下降了9%,家具及其零件下降了21%,陶瓷產品下降了29%,塑料制品下降了43%,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下降了51%。
作為外向型城市,出口是拉動佛山經濟的重要引擎。上述出口下降的產品,不少屬于佛山的優勢產業,進一步影響到當地經濟。外貿下降疊加房地產市場下滑,佛山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僅為1.6%,大幅低于全國4.8%的增速,在26座萬億城市中處于最后一位。
深圳和佛山雖然地理位置接近,但外貿表現卻差異明顯。仔細觀察,深圳出口不僅有傳統產業支撐,也在積極推動新興產業出海,與深圳城市的整體定位相符。但反觀佛山,出口仍主要是燈具、紡織產品、陶瓷等傳統產業,在全球經濟放緩、外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佛山出口承壓。
2025年,佛山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穩定外貿外資。同時,佛山高調喊出“再造一個新佛山”的口號,提出要發展壯大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培育布局綠色氫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放大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外貿表現大多不錯,在深圳(16.4%)、惠州(15.5%)、江門(10.6%)、中山(10.3%)、珠海(9.4%)等城市的帶動下,廣東全省去年的外貿增速達到9.8%。
長三角:寧波進位、南京承壓
長三角地區,去年江蘇的外貿增速為7%、浙江為7.4%、安徽為7.4%,上海較低僅1.3%。
具體到城市而言,金華、南通、寧波的增速均超過10%。其中金華的外貿排名上升兩位,超過杭州和天津,排名第十。寧波更是超過東莞,成為了外貿第五城。
港口是寧波優勢所在。寧波舟山港是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港口,便利的航運成為寧波進出口增長的基礎。具體來看,寧波口岸進口產品中最主要的是原油,去年前11月進口額達到1707億元,銅材、鋁材、金屬礦及礦砂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量也較高。
出口方面,2024年前11月,寧波口岸機電產品出口額超過9000億元,增長了8.9%;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是第二大出口品,出口額近2000億元,增長了1.3%。
外貿增長同時,寧波整體經濟排名也在上升。1月21日,寧波統計局披露,2024年全市GDP為18147.7億元,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水平。幾天前天津也公布了經濟數據,2024年GDP為18024.32億元,比上年增長5.1%。
這意味著寧波的GDP首次超過了天津,成為中國內地經濟總量第11位的城市。GDP排在寧波之前的是第10位的南京,2024年南京經濟總量還未公布,但前三季度增速為4.4%,低于同期全國增速。
不久前,南京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開幕,南京市委書記周紅波更坦言,“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仍會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持續回升向好的內生動力還不強,特別是面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激烈競爭態勢,南京爭先進位的壓力不斷增大。”
僅從外貿來看,2024年,南京進出口下降了3.6%。與佛山相反,南京的短板不在出口,而在于進口。在出口增長3.9%的情況下,南京進口下降了14.3%。此前,南京提出,要把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作為拉動經濟的主抓手,促進消費擴容、投資加力、外貿發力,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放眼整個長三角地區,上海、蘇州、寧波等城市都是外貿強市,一定程度上與南京形成競爭關系。如何脫穎而出,對于南京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中西部:成都亮眼、多城回升
中西部地區并不是傳統上的外貿高地,但不少城市去年的表現也稱得上可圈可點。
2024年,成都進出口8373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超過寧波、東莞、杭州等一眾沿海城市,在外貿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城市中僅次于深圳和金華。
成都的外貿動能主要來自于進口,去年成都出口增長2.2%,進口大幅增長27%,進口增速位于外貿TOP 50城榜首。
龍頭發力,也助力了四川全省外貿突破萬億,其中,出口6177.7億元,增長2.4%;進口4279.5億元,增長21.3%。這也是四川進口規模首次突破4000億元。
目前成都外貿細分數據尚未公布,僅從四川來看,進口的主力是機電產品,占到進口額80%,其中電子元件進口額上漲了30%、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進口額上漲123%、半導體制造設備上漲582%、航空器零備件上漲23.8%。
對應到產業上,則指向了當地萬億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即將突破萬億規模的裝備制造業。
與擁有港口的沿海城市不同,位于內陸的成都依靠鐵路和航空進出口貨物。隨著2021年天府國際機場開通運營,成都的航空運輸力進一步提升。成都海關稱,2024年成都空港進出口值列全國第三。
除了成都,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速亮眼的還有西安和武漢,分別達到了14.5%、11.8%,目前外貿規模處于4000億元層級。以西安為例,出口2775.77億元,增長18.9%;進口1342.23億元,增長6.2%,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相較之下,其他城市則表現平平,鄭州增速只有0.8%,重慶只有0.4%、長沙為-1.2%。但與自身相比,這些城市已經有所突破。要知道在2023年,這三城外貿增速均為負增長,其中鄭州下降了9%、重慶下降10.7%、長沙下降16.3%。
去年8月份,“鄭州富士康工廠招工5萬人”“比亞迪、富士康在鄭州‘搶人’”等消息陸續傳出。兩大制造業巨頭向外界傳遞的積極信號,為鄭州外貿增加了壓艙石。
面向2025年,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不足。各個城市如何穩外貿外資,將成為更重要的工作。各大城市陸續進入“兩會時間”,從它們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新一年的部署——
重慶提到,將著力穩外貿、穩外資,著力建設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長沙也表示,要加強外貿主體培育,引育一批成長型供應鏈外貿企業,集聚一批優質跨境電商企業,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記者|唐俊
編輯|程鵬?楊歡?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