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5-01-23 18:17:27
全省糧食產量726.8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在115個縣建設糧油千畝高產示范片1000個;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425萬畝,耕地凈增加60萬畝以上……1月20日,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上公布的2024年四川糧食生產“成績單”,讓許多代表委員備感振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如何找準方向,力求突破?今年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對這個話題展開熱議。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推動耕地量質齊升
守護好“天府良田”,是建好“天府糧倉”的基礎。《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補齊水利短板,受到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省人大代表、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華雄長期關注氣候對糧食產量的影響。他介紹,內江季節性干旱頻率達55%以上,但2024年,內江糧食總產量達176.66萬噸,產量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小型農田水利為奪取糧食豐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華雄建議從省級層面進一步明確小型農田水利監管職能職責,結合灌區、高標準農田以及小水利,編制實施全省“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攻堅行動方案”。
立足省情農情,四川提出,到2030年把全省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近年來,我省高標準農田面積逐年擴大,但在部分地方,對這些農田的建設和管理仍有局限。”省政協委員、達州市政協副主席廖清江說,還需在生產基礎和管護體系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搞規劃,運用遙測、數字化等技術手段,摸清農田現狀、水土條件、增產潛力等底數,細化設計方案,精準指導施工,確保高標準農田質量經得起檢驗。還要厘清管護職責,加強政策引領和監督考核,“確保每片高標準農田都有人管、管得好,保障糧食生產能力持續穩定。”
“耕地是糧食豐收的根基,耕地‘守存量、提質量’是提高川糧產量的前提。”省人大代表、巴中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中榮表示,新的一年,巴中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高標準農田2024年24.7萬畝項目及時竣工驗收,2025年22萬畝項目9月底前開工,全市耕地質量提升0.2個等級以上。
綜合施策 全力打好種業“翻身仗”
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除了讓耕地多產糧,還對糧食質量有了更高期待。
“要育良種。”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加速川種振興,對于推動“天府糧倉”多裝好糧十分重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啟動川種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吹響了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號角。
眼下,德陽市羅江區“油菜水稻雙季制種”樣板基地內,成方連片的油菜長勢良好。近年來,通過集中發展油菜水稻雙季制種產業,羅江區油菜制種面積占全省40%以上,年產出油菜種子達全國用種量20%以上。
“種子的生產供應也是重要環節。”省政協委員、德陽市政協副主席蔣開鋒提出兩方面建議:一是優化四川制種基地布局,高標準配套基地設施,培優扶強種業企業,多方筑牢種業發展基礎。二是注重優勢品種研發,并加強機械化制種技術研發與運用,通過擦亮種業優勢品牌全面提升制種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
省政協委員、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認為:“良種良法配套是實現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的主要支撐。”除此之外,他認為還需加強作物栽培學與育種攻關的協同發展、高度融合。當前四川仍存在覆蓋作物栽培學與作物遺傳育種學的交叉協作平臺匱乏,突破性拳頭品種和栽培較少等問題。建議加快建立四川省作物新品種新技術中試研發平臺,匯聚多學科交叉人才資源和多功能平臺優勢。“優化相關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加強跨學科課程建設,并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解決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選種難、種田難的生產問題。”馬均說。
做好“土特產”提升附加值大文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土特產”提升附加值大文章。省政協委員、綿陽市政協副主席許小君表示,要高水平加快建設一批產業基礎好、影響力強、助農增收效果好的現代農業園區,向內將園區范圍內的產業強鎮、專業村聚集起來,集中連片規模化發展,還要對外將相鄰的同產業門類的多個園區整合起來,形成更大規模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需要加強品牌建設。”省政協委員、省政協副秘書長何曉東注意到,四川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不多,部分企業缺乏品牌培育、推廣和維護管理意識,造成品牌價值不足。他建議,引導企業立足自身特色,強化“母品牌+子品牌”的品牌培育意識,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號召力。“我們可以從技術研發、品牌營銷、專項資金等方面對龍頭企業給予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四川辨識度的爆款產品。”
“土特產”要想產生好效益,必須實現產業化。省人大代表、遂寧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寧國鵬以蓬溪縣發展食用菌產業舉例:“近年來,蓬溪縣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地初加工,逐漸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當地吸引并扶持了30余家智能化、工廠化食用菌生產龍頭企業,培育出了杏鮑菇、秀珍菇等20多個品種,帶動全市食用菌產值超過18億元。”
寧國鵬希望,將這些土特產品納入高速公路綠色通道等政策中,降低產品的物流運輸成本,讓更多養在“深閨”里的好產品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