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3 17:01:21
“港股互聯網”主題截至目前共有6只相關ETF,主要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和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這兩個指數成分股數量相同,平均市值接近,但前十大權重占比不同。近一年收益可觀,近三年、近五年均是年化負收益,且波動率大。目前,兩個指數的估值均處于歷史10%以下分位,有一定吸引力,但投資者需注意高波動風險。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趙云
港股市場云集了多家科技、互聯網巨頭,上一期,我們對比了港股科技以及港股通科技的區別,這一期再來對比港股互聯網、港股通互聯網、恒生互聯網,看看它們又有什么不同?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名稱中包含“港股互聯網”、“港股通互聯網”、“恒生互聯網”的ETF共有6只,其中有4只規模超過2億元,2只規模超過了200億元。
這6只ETF主要跟蹤的是2個指數,分別為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和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
從名稱還可以看出,前四只產品雖然都含有“港股互聯網”和“港股通互聯網”,但實際上跟蹤的卻是同一個指數。
再進一步從這兩個指數來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是從港股通范圍內選取30家涉及互聯網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個股平均市值約為2581億元。
(來源:wind)
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主要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與互聯網或信息科技業務有關的證券之整體表現。成分股也是30只,平均市值約2610億元。
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的前十大權重累計占比為76.92%,其中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美團-W的權重占比都超過10%。
而據wind數據,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前十大權重的累計占比更是高達87.68%,其中京東集團-SW、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網易-S、美團-W、快手-W的權重占比均超過10%。
另外,過往收益表現來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和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近一年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其中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一年的收益更是接近50%。
近三年、近五年,兩個指數的年化收益都是負數,其中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的表現要稍好于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
收益在不同時間段的極大反差,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兩個指數的波動率非常大。
最后看估值水平,wind數據顯示,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和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的市盈率TTM均處于歷史10%以下的分位。
單就估值而言,目前的位置還是非常有吸引力。不過,投資者在選擇時,要注意其高波動的特性,考慮清楚能否承受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