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4 11:50:34
春節長假期間,美國加征關稅消息擾動,港股表現先抑后揚,未受明顯沖擊。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預期。分析認為,節后A股有望進入“兩會”炒作模式,管理層或將出臺更明確的經濟刺激政策。投資者可關注消費及科技股,尤其是AI相關領域,需深入了解行業背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春節長假之前的最后幾個交易日,A股整體上維持了震蕩橫盤格局,只是最后一個交易日(1月27日)明顯走弱。
1月27日上午公布的中國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去年12月的50.1降至49.1,弱于預期的50.0;1月非制造業PMI由12月52.2降至50.2,同樣弱于預期的52.0。該數據應該對當天A股構成些壓制,因其提示之前的經濟扶持措施效應已顯著消退。
本周一(2月3日)公布的財新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也弱于預期,某種程度上也驗證了官方數據。具體數據情況為:財新1月中國制造業PMI錄得50.1,低于去年12月的50.5。
節日期間消息面雖然較為復雜,但個人感覺對A股應該并無特別大的影響。
外部最大擾動顯然是上周末美國宣布加征關稅。長假期間的上周六(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關稅,對中國加征10%關稅。此外,特朗普還威脅接下來或許還將對歐盟加征關稅。受上述消息沖擊,周一美元指數跳空大漲,而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貶。不過到了周一傍晚(北京時間周二凌晨),又傳來美國推遲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關稅消息。受此影響,美元回吐了許多漲幅,人民幣也有所回升。
上述美國加征關稅因素對于A股影響應相對有限,從港股本周一的交易情況來看,關稅消息短期沖擊的確不太大。周一港股低開高走,其后卻不斷回升,最終完全收復了失地,收盤時漲跌細微。到了周二,港股明顯受外圍關稅新消息影響而跳空大漲。美國雖然只是推遲墨、加關稅,但這意味著關稅有談判空間,故港股跳空上漲也很正常。
上述對中國加征的10%關稅稅率應處于市場預期范圍的下端(上端為60%),且市場對于加征關稅一事已經擔擾了許久,故港股或A股并不會受到太大沖擊。還有,若拉長時間來看,應該不排除特朗普的廣泛加征關稅行為最終產生出人意料的結果,比如可能會有助于我國與美國之外經濟體貿易或其他領域合作關系。
長假期間美聯儲召開利率會議,其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因此事完全在市場預料之中,故對A股影響也較有限。
個人對于節后A股走勢仍持樂觀態度,建議投資者繼續持股等待。節后市場應該很快會進入炒作“兩會”的模式,料市場情緒將好轉。外部包括關稅等不確定性正在逐漸明朗過程之中,這應有助于管理層給出更加清晰的經濟刺激政策細節。
在個股方面,建議投資者適度關注消費等內需型個股,這一方面是因為春節期間部分領域消費數據有所回暖,一方面持有內需型個股也可以暫時避開與關稅相關的短期不確定性。
此外,投資者對于科技股特別是AI相關科技股也可以重點關注,只是前提是對于相關行業能有相對深度地了解。近期科技業最大焦點就是DeepSeek所推出AI大模型的驚人表現,投資者在參與相關個股炒作前,對行業特征先得做些較深入地了解,要不然很難把握好炒作節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