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5 16:43:52
據央視新聞報道,有消息說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公司已敲定撤回與本田汽車公司進行經營統合的諒解備忘錄的相關方針。雙方原計劃通過控股公司方式進行統合,但在統合比例等條件上未能達成一致。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據央視新聞報道,有消息說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公司已敲定撤回與本田汽車公司進行經營統合的諒解備忘錄的相關方針。雙方原計劃通過控股公司方式進行統合,但在統合比例等條件上未能達成一致。
據悉,本田方面曾提出將日產收購為子公司,但日產內部出現強烈反對意見,最后決定終止協商。雙方是否會重新進行統合談判,或僅繼續在電動汽車(EV)等領域的合作,將在今后進行審議。
記者就相關消息與日產汽車公司公關部門一名負責人進行聯絡確認。該負責人回復稱,相關報道內容不是由日產方面公布的信息,日產預計將在本月中旬就相關問題最終敲定方向并正式公布。
受此消息影響,本田汽車短線拉升,漲幅一度擴大至8%,截至發稿,漲7.54%。
日產汽車短線跳水,由漲轉跌超5%,此后東京交易所暫停日產汽車股票交易。
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去年12月23日,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在東京共同宣布,雙方已就合并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正式開啟合并談判。二者將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為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并。與日產組成企業聯盟的三菱汽車將稍晚一步、于2025年年初判斷是否加入。
據悉,目前,本田為日本第二大車企、日產為日本第三大車企,兩家公司考慮成立一家控股企業,把本田和日產置于旗下,繼而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雙方計劃于2025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控股公司的董事會超過半數成員將由本田提名,包括首席執行官。控股公司將由本田持股過半,計劃于2026年8月上市,本田和日產將隨之退市。
如果日產合作伙伴三菱汽車也加入,按照2023年的銷量計算,這個新集團的年銷量將達800萬輛,僅次于1123萬輛的豐田集團和923萬輛的大眾集團。
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曾表示,日產汽車尋求與本田汽車達成協議,表明日產汽車處于“恐慌模式”。他認為此舉是絕望之舉,且不是一項務實的交易,兩家公司無論產品還是區域市場很難找到協同效應。
業績數據顯示,2024財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產汽車銷售額為5.98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3%;營業利潤為329.1億日元,同比下滑90.2%;凈利潤減少93.5%,至192.2億日元。鑒于上述情況,日產汽車下調了對2024財年的預期。其中,銷售收入從14萬億日元下調至12.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從5000億日元下調至1500億日元;全球銷售目標也從365萬輛下調至340萬輛。
日產汽車業績表現的下滑,與其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不佳或有直接關系。據日本媒體報道,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但日產汽車在美國市場沒有投入這類車型。而在中國市場,面對來自電動汽車的激烈競爭,日產汽車缺乏相應對策,銷售量同樣出現了下滑。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累計銷量為62.17萬輛,同比下滑10.53%;其中,2024年11月,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銷量為6.35萬輛,同比下滑15.14%。
值得一提的是,“收購傳聞”的另一主角本田汽車,也面臨著經營困境。目前,本田的汽車制造業務營業利潤率僅為3.6%,遠低于其摩托車部門的18%,有分析師估計,到2026年3月底,其汽車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可能只會提高約1個百分點。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新經緯、央視財經、每經AP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