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5 18:15:33
每經編輯 段煉
依法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監管有利于維護
國際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晨穎
2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消息,美國谷歌公司因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被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立案調查。
谷歌公司是美國巨型科技企業,總市值超過2.3萬億美元。近年來,谷歌公司深陷“壟斷泥潭”,頻繁受到各國反壟斷執法機構調查,據不完全統計,美、歐、日、韓等主要司法轄區對谷歌公司發起的反壟斷調查超過28次,被提起私人民事訴訟超過40起,相關案件涉及谷歌公司移動操作系統、應用商店、搜索引擎、廣告技術等幾乎所有主要業務。2024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公布判決,認定谷歌公司搜索業務違反美國《謝爾曼法》,這是美國政府自1998年微軟公司反壟斷案以來最大規模反壟斷案件。11月,美國司法部向法院提議拆分谷歌公司瀏覽器業務,美國司法部長加蘭表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歷史性勝利。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稱:二十年前,谷歌成為硅谷的寵兒,生機勃勃的新創企業在新興互聯網搜索領域銳意創新。這樣的谷歌早已消失。今天的谷歌是互聯網的壟斷守門人。
自2010年谷歌宣布關閉中國大陸搜索業務后,谷歌公司在華業務相對有限,主要是向中國手機廠商提供安卓移動操作系統。此次反壟斷調查可能與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統業務有關。
當前,全球移動操作系統基本被谷歌公司安卓系統和蘋果公司iOS系統“兩分天下”,其中,iOS系統為閉源操作系統,僅供蘋果公司自用;安卓系統為開源操作系統,谷歌公司采取免費授權許可模式許可手機等移動設備廠商使用,2012年以來,谷歌安卓操作系統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移動操作系統,占據絕對優勢。全球約70%的智能手機由中國手機廠商生產制造,但多數依賴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統。
一直以來,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統被業內詬病為“假開源、真壟斷”。谷歌公司利用安卓移動操作系統的市場支配地位,在技術上和商業上,對中國手機廠商施加諸多限制和約束,特別是通過與軟硬件廠商、海外通信運營商等簽訂一系列協議,設置反分裂義務,嚴格限制開發安卓分支操作系統,要求預裝全套谷歌應用程序,等等。
這些限制措施與谷歌公司開發的應用商店、搜索引擎等產品服務相配合,構建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強大商業生態,不僅強化了谷歌公司在移動操作系統市場的壟斷地位,而且排除、限制了移動操作系統等相關市場的競爭,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近年來,移動智能手機市場結構逐漸固化,塞班、黑莓、Windows Phone、阿里YunOS等移動操作系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海爾、天語、朵唯這些曾經暢銷一時的國產手機品牌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行業內普遍認為,智能手機產業頭部化明顯,產品代際差異越來越小,創新動力明顯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反壟斷執法機構均對谷歌公司移動操作系統市場的壟斷行為開展過調查,2018年、2021年、2022年,歐盟委員會、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和印度競爭委員會先后作出處罰。但從公開的執法文書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調查并未涉及中國市場。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均將相關地域市場界定為國別市場,歐盟界定為全球市場(中國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因此,如果谷歌公司的相關行為和做法對中國境內市場產生了影響,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具有管轄權。對谷歌公司開展反壟斷執法,與目前其他主要司法轄區的反壟斷執法之間不存在沖突,符合國際禮讓的基本原則,符合國際通行的反壟斷規則,是于法有據的專業執法行為。
操作系統是移動互聯網生態的基石,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商業生態正在加速演變、重構,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政務服務、教育醫療、銀行金融、交通運輸、生活保障等領域應用場景廣泛,發展新的移動操作系統并構建更加具有活力的商業生態,具有充分條件和較好基礎。積極借鑒歐盟等域外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經驗,加強對跨國壟斷行為監管執法,推動谷歌公司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做法,有利于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市場競爭秩序,保障我國企業更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合作,為產業創新發展和全球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