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5 22:37:15
近期,HPV疫苗代表企業萬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飛生物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業績均大幅下滑。其中,智飛生物、沃森生物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盈利,萬泰生物由盈轉虧。默沙東2月4日表示,與智飛生物商議后,將暫停向中國供應HPV疫苗至年中。三家企業業績下滑原因包括部分產品市場推廣未達預期、新生兒數量下降、市場競爭加劇、九價HPV疫苗擴齡和自費接種意愿降低等。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董興生
近期,三家均以HPV疫苗作為代表產品的公司——萬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飛生物,紛紛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且業績均有大幅度同比下滑。
其中,智飛生物和沃森生物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尚且盈利,萬泰生物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則由盈轉虧。另一端,默沙東方面于2月4日表示,與智飛生物商議后,將暫停向中國市場供應HPV疫苗直至本年年中。
由此可見,在需求量下滑的市場環境中,HPV疫苗的吸金能力也在下降,圍繞HPV疫苗的商戰也將暫時告一段落。
分企業來看,智飛生物(300122.SZ,股價24.29元,市值581.45億元)預計在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18.56億元至26.6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67%至77%;扣非后凈利潤18.21億元至26.12億元,同比下滑67%至77%。公司在業績預告中稱,部分產品市場推廣未達預期,但市場份額仍保持較高占有率。
沃森生物(300142.SZ,股價11.36元,市值181.69億元)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1.4億元至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7%至67%;實現扣非后凈利潤1.10億元至1.50億元,同比下滑74%至81%;實現營業收入約28.60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業收入則為41.14億元。
沃森生物在公告中稱,公司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仍然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但受新生兒數量下降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國內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另外,二價HPV疫苗中標價格整體下降,同時受九價HPV疫苗擴齡和自費接種意愿降低等因素影響,公司二價疫苗在自費市場的銷售持續承壓,導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萬泰生物(603392.SH,股價67.93元,市值859.4億元)是三家公司中表現最為慘淡的。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86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減少90.38%至93.1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則為-1.55億元至-2.2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114.38%至120.40%。
萬泰生物方面稱,報告期內,公司疫苗板塊受市場調整、政府集采及九價HPV疫苗擴齡等影響,銷售不及預期,疫苗板塊收入及利潤出現大幅下降,導致凈利潤出現虧損。同時,公司通過多方式、多渠道推動國際市場銷售,海外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55%的增長。
作為HPV疫苗的代表企業,萬泰生物和沃森生物業績下滑并不令人意外。2023年,萬泰生物業績就遭遇下滑,當年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滑超七成。去年前三季度,公司這兩項財務指標則分別同比下滑85.25%和97.55%。
作為國產二價HPV疫苗的代表廠家,萬泰生物和沃森生物率先將國產二價疫苗推動至上市,但享受到的高光時刻卻十分短暫。目前,國產二價疫苗多被納入地方政府采購清單,并一度創下20余元的低價,被稱為“比不上一杯奶茶錢”。在自費市場,兩家企業都稱受到九價疫苗擴齡擠壓。
但作為默沙東九價HPV疫苗的國內獨家代理商,智飛生物的日子也沒好到哪里去。
智飛生物財報顯示,經過代理的HPV疫苗多年高增長后,2023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還能維持個位數的同比增速。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也陷入了下滑通道,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超六成。
智飛生物業績失速早有預兆。2018年至2023年各年初,智飛生物的存貨分別為17.84億元、24.84億元、24.84億元、34.06億元、73.85億元和80.2億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智飛生物賬面上的存貨已經達到206.93億元,與2024年初相比增長一倍多,且與二季度末相比持續增長。
過往HPV疫苗市場上的“硬通貨”——九價疫苗也不復往昔。從智飛生物披露的國內批簽發量來看,九價疫苗在2023年達到了高峰。2018年至2023年,九價HPV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為121.6萬支、332.4萬支、506.6萬支、1020.61萬支、1547.72萬支和3655.08萬支,增速基本在50%以上,2023年同比增速為136.16%。到了去年上半年,這一數據滑落到了24.48%,為近年來最低水平。
就在2月4日,作為智飛生物HPV疫苗的供應商,默沙東宣布將從今年2月至年中暫停向中國供應HPV疫苗。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默沙東方面稱:“暫停供應是受整體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疲軟及渠道庫存高等因素影響,與本土合作伙伴智飛生物進行了深入溝通后的決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5725462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