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超50只QDII產品集中降費;1月份基金分紅超250億元丨天賜良基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7 10:11:35

1月份基金分紅超250億元,同比增長顯著,債券基金為分紅主力。53只黃金主題基金年內均實現浮盈,最高浮盈近9%。財通基金金梓才認為,要錨定想象空間大的行業以獲取超額收益。春節假期后,多家基金公司調低旗下QDII產品費率,已降費的QDII基金數量超50只。2月6日,市場放量反彈,滬指漲1.27%,香港科技ETF漲停,貨幣ETF大幅回調。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葉峰    

|2025年2月7日星期五|

NO.1 1月份基金分紅超25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1月份有622只基金進行了633次分紅,分紅總額達252.0493億元。同比來看,今年1月份參與分紅的基金數量增加53.58%,分紅次數同比增長56.29%,分紅總額同比增長87.21%。

從分紅基金類型來看,債券基金為主力。在1月份進行分紅的622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數量有445只,占比超七成;債券基金分紅總額為148.83億元,占比近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紅基金中,有89只基金是去年剛成立的。通常新成立的基金需要一定時間來構建投資組合、積累收益,而這些去年剛成立的基金能在今年1月份參與分紅,反映出多方面積極信息。

NO.2 53只黃金主題基金年內均實現浮盈

今年以來,受益于標的資產價格不斷攀升,黃金主題基金業績表現較好。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53只黃金主題基金年內收益全部實現浮盈,最高浮盈接近9%。具體來看,其中有15只基金浮盈超過7%,38只浮盈在4%~7%。

從產品類型看,53只黃金主題基金包括QDII基金(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商品型基金。數據顯示,業績排名前四的產品均為QDII基金。

從規模來看,黃金主題基金在年內規模整體有所增長,合計規模逼近1200億元。其中,有5只黃金ETF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最高達286億元。另有10只產品規模在10億元~100億元,16只產品規模在1億元~10億元。

NO.3 金梓才:錨定想象空間大的行業

財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金梓才日前公開表示,資本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若要獲取超額收益,要錨定想象空間大的行業。想象空間大的行業主要有兩個特征:一是產業處于早期,目前滲透率相對較低,但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二是商業模式有創新,未來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金梓才判斷,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繼續成為資金配置的重點。首先,產業處于早期階段的人工智能(AI)大方向仍是市場主線。其次,商業模式創新的新零售或是另一條市場主線。

2025年A股市場有豐富的投資機會,但普通投資者要注意三點:首先,需要避免情緒化交易;其次,要注意把握股價與動態遠期基本面的關系;三是把握好賠率。

NO.4 楊立春離任多只產品基金經理

2月6日,中信保誠基金公告,楊立春因工作安排,于2月5日離任中信保誠至選混合、中信保誠至瑞混合、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混合、中信保誠新旺回報混合、中信保誠新銳回報混合等基金經理,上述產品繼續由提云濤(4只)、柳紅亮(3只)、王穎共同或分別管理。

NO.5 超50只QDII產品集中降費

春節假期過后,又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調低旗下QDII產品的費率。其中,中歐港股數字經濟混合發起(QDII)、華泰柏瑞亞洲領導企業混合(QDII)的管理費年費率均由1.80%調低至1.20%;此外,華安基金旗下的華安大中華升級股票、華安香港精選股票等4只基金也有不同程度降費。

不過截至目前,依然還有超百只QDII產品的管理費率超過了1.2%,數十只產品的管理費率依然在1.8%。而據記者最新了解,更多基金公司接下來也會跟進降費操作。

事實上,2025年開年以來,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旗下QDII產品已啟動降費。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今年已經降費的QDII基金數量超過50只(份額分開計算)。

NO.6 7只ETF上市時間確定

截至2月5日收盤,一共有7只新成立的ETF產品確定了蛇年上市日期,累計上市交易份額超過15億份。如果從2025年開年算起,借道ETF入市的資金規模則超過了400億元。

具體來看,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7只新ETF產品主要分為三類。首先是創業板50ETF;其次是中證A500ETF;第三是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整體來看,上述7只新上市的ETF規模合計達到152.15億元,其中僅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的規模就超過了140億元。

NO.7 公募增配港股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持倉占其股票投資市值比例已經升至30.5%,為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明顯高于三季度的26.5%。

具體從主動偏股型基金看,去年四季度港股持倉3236億元人民幣,較三季度增幅為1.9%,持倉占比從三季度的23.3%升至25.9%,同樣為2019年以來最高。

此外,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國泰君安研究表明,2024第四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港股配置占比14.3%,環比增長1.9%,主動偏股基金在港股倉位大幅提升,配置比例達到2015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

NO.8 2月6日ETF行情復盤

市場全天放量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漲1.27%,深成指漲2.26%,創業板指漲2.8%。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4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458億元。板塊方面,電機、半導體、消費電子等板塊漲幅居前。

具體來看,香港科技ETF漲停;此外,機器人概念股反復活躍,鳴志電器等40余股漲停,智能汽車、機器人相關ETF走強。

有機構指出,當前,隨著機器人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我國服務機器人自主性和適應性大幅提升,應用邊界不斷拓展,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內服務機器人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下跌方面,春節后A股開盤首日(2月5日),9只貨幣ETF發布停牌公告,多只貨幣ETF全天按下“暫停鍵”。2月6日開盤,貨幣ETF大幅回調,華泰天天金ETF、國壽貨幣ETF跌停,貨幣ETF悉數回撤。

有分析人士表示,貨幣基金不像股票基金有彈性,貨幣基金主要在于獲取穩健的收益,目前的年化收益大多不超過2%,一旦追高買入出現大幅虧損,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很難從收益中獲得彌補。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904460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ETF QDII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