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6 19:22:59
每經編輯 黃勝
2月6日,DeepSeek概念股集體持續爆發,青云科技、安凱微、優刻得、安恒信息、寶蘭德20CM漲停,映翰通漲超15%,光云科技漲超14%。
對此,優刻得、浙數文化、安恒信息、安凱微以及杭鋼股份等2連板公司紛紛于2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進行回應。
優刻得(688158.SH,股價19.92元,市值90.26億元)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近期與DeepSeek進行了全系列模型適配工作,目前相關業務效果及對公司未來業績貢獻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經核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直接或間接持有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旗下的大模型)股權。公司股價短期波動幅度較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546576698
安凱微(688620.SH,股價17.99元,市值70.52億元)發布澄清公告,公司于2025年1月發布了與合作伙伴共同研發的智能錄音筆方案,該方案使用了公司的AK39系列芯片,方案產品特點之一是對接多家大語言模型,并通過調優,能夠對不同大模型的特性進行分析與整合,實現對多源語言理解優勢的有效融合。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該方案產品通過DeepSeek的API接口接入其大模型,但DeepSeek的大模型并非該方案產品單一對接的大模型。同時,該方案產品新推出上市,短期內芯片銷售收入對公司業績貢獻較小。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與DeepSeek或其關聯方直接開展任何實質性合作。
浙數文化(600633.SH,股價12.35元,市值156.61億元)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近期,公司注意到部分媒體平臺將公司股票認為是“DeepSeek概念股”。經內部核實,截至目前,公司及公司子公司與深度求索公司不存在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股權關系,也未開展業務合作。
安恒信息(688023.SH,股價62.54元,市值63.96億元)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在DeepSeek R1相關的開源模型基礎上,已完成在恒腦安全大模型領域的垂直領域改造,形成初步版本,但目前公司未對“DeepSeek”版安全智能體產品進行完整全面的技術評估,產品的拓展迭代仍在研發中,公司依托DeepSeek大模型打造的智能體產品對未來經營業績等影響取決于產品研發以及行業場景落地進度,具有不確定性。公司2023年度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與AI相關產品的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極低。采用DeepSeek大模型后,AI相關產品的收入能否提升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并未直接或間接持有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股權。
杭鋼股份(600126.SH,股價6.29元,市值212.43億元)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公司關注到近期存在子公司DeepSeek部署適配的相關報道。公司算力業務的經營模式主要為硬件設備及相關軟件的采購,集成后向客戶提供租賃服務,不涉及算力核心技術的研發等,預計2024年度占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0.06%,占比極小。相關媒體報道中涉及的DeepSeek部署適配是指,在上述業務模式下,公司在合作伙伴的系統中安裝了DeepSeek軟件。公司與DeepSeek系統的開發、應用等核心技術無關,且與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無任何業務往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9339719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兩大投行在經歷了來自中國的Deepseek震撼后,先后對中國市場更新了評級。
德意志銀行2月5日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投資者今年將認識到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競爭力優勢,而DeepSeek的推出更像是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會消失。報告認為,今年中國資產表現將超越其他地區。A股和港股的牛市已自2024年開始,中期將超過此前高點。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DeepSeek的崛起,意味著AI行業的發展正從硬件基礎設施層向軟件應用層轉移,這一趨勢不僅沖擊了“美國例外主義”,也為全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尤其是中概科技股。
高盛認為,更加光明的增長前景和技術突破將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有助于縮小美國與中國科技股或半導體股票之間高達66%的估值差距。
圖中黑線反映了中國軟科技股PE數值變動,灰線反映中國硬科技股PE值,藍線為美股七大科技股的PE值
高盛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后有20%的收益機會,軟科技領域的股票將更加領先市場,整體中國股票市場的增長則可能高達7%。
央視新聞消息,2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韓國的一些政府部門已經屏蔽對DeepSeek的訪問,之前意大利、澳大利亞、印度、美國、日本等國家也傳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一些企業也屏蔽對DeepSeek訪問。中方如何看待這些動向?
郭嘉昆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法的形式采集或存儲數據。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同時中方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央視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