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6 22:16:42
每經評論員 王可然
2025年2月6日,是中國影壇值得銘記的一個日子。
當天中午,“成都造”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突破57.75億元的票房,完成了對《長津湖》的超越,拿下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12時27分,《長津湖》官方微博特意向《哪吒2》表達了祝賀——“有信念,有決心,就能改變世界。”兩個“冠軍”的惺惺相惜、頂峰相見,也見證了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創新發展。
《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時間回撥到2021年11月24日16時43分,上映50余天的《長津湖》超過《戰狼2》的56.94億元票房,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最終票房高達57.75億元。
彼時,吳京戰勝了吳京,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影壇佳話。如今,吒兒僅用9天時間,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票房神話!
史上最強春節檔,何以成了吒兒的“個人秀”;預售票房并不是最出眾的《哪吒2》,何以短短9天便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在筆者看來,《哪吒2》“高開瘋走”、創造票房神話的背后,主要有三點啟示值得行業鏡鑒。
啟示一,硬核質量,是打開市場和贏得口碑的基礎。
縱觀春節檔6部影片,有的有大IP傍身,有的有大導演加持,有的有頂流明星助陣,但現象級出圈的僅有《哪吒2》,它不僅打破了超級IP續作難超前作的“魔咒”,而且通過口口相傳的口碑,成功掀起了一股席卷全國的觀影熱潮,并以口碑效應與虹吸效應的疊加,最終在社交媒體形成了一場全民狂歡、全民熱議。
在一些媒體的標題中,它,“殺瘋了”“贏麻了”“一騎絕塵”;在不少觀眾的心目中,它,“燃爆了”“超預期”“值得二刷”……
據《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即便是凌晨場次,一些影院依然座無虛席。更有甚者,將閑置禮堂改造成臨時影廳來滿足觀影需求。影院像極了春運。
小小吒兒,為什么迸發出巨大的“吸引力”,并帶來罕見的“一票難求”?筆者認為,這背后離不開影片過硬質量的“背書”。
從《哪吒2》制片人劉文章接受新華社采訪所提到的細節可見一斑,“在制作上,我們追求精益求精,勇敢挑戰‘不可能’。《哪吒2》僅特效鏡頭就超過了《哪吒1》(《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全片總鏡頭,特效制作人員也是第一部的幾倍。”
筆者查詢數據發現,《哪吒2》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而《哪吒1》全片鏡頭只有1800多個。
另外,以電影中的土撥鼠小妖群像為例,制作中沒有討巧地復制、粘貼,因此你想找到形態一模一樣的兩只土撥鼠,那是不可能的。
正是通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幀一幀圖片地“摳細節”,挑戰不可能,才成就了如今風光的吒兒。就這個意義上來說,硬核質量,是這部影片成功的基礎。
啟示二,創新突破,是保證視效和打造佳作的核心。
“五年磨一劍”,慢工出細活。《哪吒2》豆瓣開分8.5,隨后評分升至8.6,斷層領跑春節檔。在筆者看來,《哪吒2》既是一部高分電影故事,更是一出高級“視覺盛宴”,它的另一個成功,來自對技術創新突破的極致追求。
首先,在畫面表達和場景渲染上,影片進行了大量設計創新。
比如,《哪吒2》的角色數量是《哪吒1》的3倍,這就讓動畫制作難度呈幾何級增長。與此同時,幾乎每個畫面都會反復打磨。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哪吒2》分鏡設計謝小彬稱,僅陳塘關大戰一分鐘的打戲,美術概念就畫了半年。
而影片中哪吒掙脫“穿心咒”一幕,上千根刺讓人印象深刻,為呈現真實的痛感和美感,短短10秒的鏡頭,制作就花了1年時間。
其次,在敘事架構和特效呈現上,影片進行了多重技術突破。
比如,影片中最難的一場技術特效大戲,當屬洪流對戰,呈現的是兩軍對戰、像海浪一樣互相翻涌的效果,這是《哪吒2》獨有的特效類型,也是其他影片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因此,這也成為研發周期最長的鏡頭畫面。
不瘋魔不成活。這一點在創新環節體現得淋漓盡致,有的鏡頭甚至花費3年打磨,有的角色形象甚至經過幾十次調整。正如導演餃子所說,每一部作品都要當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創作,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
正是通過不斷地“死磕”,突破技術瓶頸,激發創新潛力,才帶來了“燃爆了”的震撼視效,也帶來了極致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啟示三,情感共鳴,是講好故事和打動觀眾的關鍵。
一部電影故事講得好不好,能不能打動觀眾,情感共鳴十分關鍵,這是影片和觀眾雙向奔赴的“紐帶”,也是票房的重要保障。
在情感共鳴上,《哪吒2》通過角色語言表達、情緒宣泄等,細膩地呈現出傳統文化的年輕化、接地氣表達,巧妙地體現了中國智慧、東方哲學。
從“小爺是魔,那又如何”,到“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再到“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從個體命運的抗爭,到為群體前途的奔走,再到對不公規則的呵斥……這一系列臺詞以及角色自身命運抗爭的經歷,“投影”到現實社會和現實生活,很容易讓觀眾從心底深深共情,從而打動觀眾、贏得觀眾,并最終帶來觀眾的熱議和口碑。而持續的熱議和發酵的口碑則是一部影片能走多遠的最有力支撐。
筆者注意到,據燈塔專業版AI最新預測,《哪吒2》最終票房將達到85億元。這一數據能否成真,相信時間會很快給出答案。
當然,客觀而言,盡管《哪吒2》帶來諸多啟示,也讓后來者有了更好“榜樣”,但這并不代表它完美無缺。相反,它仍有一些有待完善的“瑕疵”。比如,筆者在觀影過程中就注意到,對于個別“出戲”的拋梗,一些觀眾并不“買賬”,與之對應的是笑聲寥寥,甚至覺得有些許尷尬。但這些,瑕不掩瑜,《哪吒2》已用“票房冠軍”,為中國動畫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樹立了新的標桿。
總之,《哪吒2》上映短短9天便強勢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一方面,折射出中國動畫電影的強勢崛起,另一方面,也昭示出中國電影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更為重要的是,影片引發的全民狂歡、全民熱議,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文化現象,它還賦予了更多精神升華層面的意義,并成為一塊映照當今社會現象的平面鏡。透過這塊平面鏡,或許能“窺見”更好的未來和像吒兒一樣不斷嘗試改變并積極向上向善的自己。正如《哪吒2》中一句臺詞所說:“難道你還想改變這世界?”“我想試試。”
封面圖片來源:《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