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7 08:05:30
字節跳動推出全新AI數字人模型;
機器人領域快速發展,帶動稀土永磁材料景氣度提升;
小米AI眼鏡或亮相,DeepSeek將驅動AI眼鏡出貨量爆發;
特斯拉正式聘請工程師,全力推進Optimus人形機器人量產;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跌0.28%,納指漲0.51%,標普500指數漲0.36%;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英偉達漲超3%,亞馬遜、Meta漲逾1%,蘋果、微軟、奈飛、谷歌小幅上漲;特斯拉、英特爾跌超1%。中概股集體收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69%;愛奇藝漲超7%,理想汽車漲超6%,小鵬汽車、富途控股、嗶哩嗶哩漲超3%,拼多多漲超2%,網易、阿里巴巴漲超1%。
2、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1.9萬人,預估為21.3萬人,前值為20.7萬人。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漲,德國DAX30指數漲1.63%,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18%,法國CAC40指數漲1.47%,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1.6%。
(二)行業掘金
1、2月6日,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在其位于美國弗里蒙特的工廠發布了多個工程崗位的招聘信息,準備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特斯拉官網顯示,目前至少有12個與Optimus項目相關的職位空缺,涵蓋制造工程師、生產經理和流程主管等多個關鍵崗位。此前,馬斯克披露,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量產目標是2025年先做到大約1萬臺,到2026年提升到5萬-10萬臺,2027年接著再增加10倍。2025年將是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元年,國內車企及互聯網大廠也開始紛紛正式下場,進入AI機器人賽道。
點評: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于技術革新與市場擴張的關鍵時期,隨著2024年底各大科技巨頭宣布下場機器人,注定了2025年機器人方向的資本開支會大幅增加。隨著全球人口增長速度的放緩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正處于加速推進階段。人形機器人被視為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關鍵技術,2025年將成為量產元年。AI大模型技術精進、產業端密集催化之下,人形機器人落地量產進程有望加快,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漢宇集團、埃夫特等。
2、2月6日,字節跳動數字人團隊推出了新的多模態數字人方案OmniHuman,其可以對任意尺寸和人物占比的單張圖片結合一段輸入的音頻進行視頻生成,生成的人物視頻效果生動,具有非常高的自然度。OmniHuman通過引入多模態條件驅動和全條件訓練策略,成功解決了人類動畫生成領域長期存在的數據擴展和泛化能力問題。這一發展出現在AI視頻生成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谷歌、Meta和微軟等公司也在積極追逐類似技術。
點評:傳統 AI 數字人模型多基于姿勢驅動或音頻驅動,OmniHuman 則可以基于單個人體圖像和運動信號,如僅音頻、僅視頻或音頻和視頻的組合生成人體視頻,極大地降低內容創作的門檻。個人用戶、MCN機構等都能利用OmniHuman快速生成虛擬主播、虛擬偶像、虛擬客服、虛擬教師等各種形式的數字人內容,為商業化變現提供更多可能。概念股包括漢得信息、藍色光標、彩訊股份等。
3、據報道,小米AI眼鏡已獲得入網許可,望于2月隨小米15 Ultra一同亮相,較市場預期有所提前。截至目前,包括百度、小米、華為、閃極、雷鳥等公司已相繼布局AI眼鏡行業,年內將有多款AI眼鏡推出及上市。此外,龍頭Meta也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下一代雷朋聯名AI眼鏡。在其日前召開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透露與雷朋合作推出的AI眼鏡銷量已突破100萬副,計劃在今年將銷量提升至200萬副,后續進一步提升到500萬副。
點評:AI正在向硬件及應用端落地,傳統行業或傳統需求融入AI后,有望迎來一波“AI革新”。類似的大型AI模型廠商將推動AI在端側的落地,從而重塑現有的IoT及消費電子設備市場,端側設備有望呈現多樣化發展。AI大模型為推進智能眼鏡發展的核心環節之一,DeepSeek有望在交互體驗、成本、重量、續航能力等方面優化智能眼鏡當下痛點,預計行業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概念股包括博士眼鏡、天鍵股份、潤欣科技等。
4、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博士之前發表演講時稱,未來有三種機器人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分別是:汽車、無人機和人形機器人。機器人用電機需具備快速響應、起動轉矩慣量比大、運動控制精度高等特性,具有較高可靠性和穩定性的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機器人用電機的理想材料,能夠使得核心部件實現體小量輕、快速反應,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機器人的大規模量產。稀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上,該性質使得稀土成為制造高性能、高效率機器人部件的理想材料。
點評:在人形機器人的驅動系統中,稀土永磁電機能夠提供穩定且強勁的動力輸出,確保機器人在行走、抓取物體等動作中表現出色。AI大模型賦能疊加政策助推下,機器人行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具有較高可靠性和穩定性的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機器人伺服電機的理想材料,有望充分受益。智能駕駛驅動下新能源汽車領域磁材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長,隨著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領域動能不斷涌現,新興領域有望成為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遠期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概念股包括北方稀土、中國稀土、正海磁材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