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7 23:35:27
2月6日,百時美施貴寶公布2024年業績,總營收483億美元,同比增長7%,研發投入11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但公司給出的業績指引低于分析師預估,股價也應聲下跌。公司專注腫瘤等五大核心治療領域,增長型產品貢獻近半收入,其中3款實現翻番增長。為應對專利懸崖,公司計劃年底前削減15億美元開支,繼續尋找新藥物。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董興生
2月6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布2024年業績,公司實現總營收483.00億美元,同比增長7%;研發投入11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0%。
但是,BMS給出的業績指引卻低于分析師預估。公司預計2025年的營收約為455億美元,成熟產品可能將面臨18%—20%的收入下降,其中來那度胺(Revlimid)的收入可能較2024年減少一半多。
專利懸崖在前,如何尋找新藥物?在今年1月的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上,BMS首席執行官Chris Boerner已經列出了不同疾病領域的投資重點。公司公布最新業績后,市場的態度稍顯消極,截至當地時間2月6日收盤,BMS股價報57.42美元/股,跌幅3.84%。
目前,BMS專注腫瘤、心血管、血液學、免疫學和神經科學五大核心治療領域,并根據產品周期,把公司產品劃分為增長型和成熟型。其中,增長型產品在公司483億美元的總收入中占比47%,成熟型產品的收入則與上年持平。
從8款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藥物看,BMS的增長型產品和成熟型產品平分秋色。其中,2011年首次獲批的口服抗凝血藥阿哌沙班(Eliquis)寶刀未老,以133.33億美元的年度收入位列榜單首位,全球首個PD-1單抗藥物納武利尤單抗(Opdivo,O藥)則以93.0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第二。另外,多發性骨髓瘤藥物來那度胺的全年銷售額達到57.73億美元,是公司第三大暢銷藥。
但與2023年相比,納武利尤單抗的全年收入幾乎“原地踏步”,僅增長了3%;來那度胺的專利已經到期,全年收入同比減少了5%,公司預計其2025年的收入約為20億—25億美元,比2024年減少一半多;阿哌沙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9%,但在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收入同比減少1%。
培育新產品接棒,是BMS早就著手準備的工作。公司表示,2024年,除了成熟型產品中的阿哌沙班(Eliquis)需求增加,年度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增長型產品的需求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增長型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多款成熟型產品受到的仿制藥沖擊,心臟病藥物瑪伐凱(Camzyos)、CD19 CAR-T療法Breyanzi、新一代ROS1/NTRK抑制劑Augtyro(瑞普替尼)還實現了翻番增長,它們的獲批上市時間主要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
百時美施貴寶2024年產品收入概覽 圖片來源:BMS公司官網
今年1月,BMS首席執行官Chris Boerner在第43屆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上提到了公司成熟產品面臨的“專利懸崖”挑戰。他表示,下一波同類首創(first in class)或同類最佳(best in class)藥物是公司的重點關注領域,2025年,增長型產品將為公司貢獻超過50%的收入。公司預計在未來5年內有望推出10款新藥,并獲得30項藥品新適應癥擴展。
其中,去年9月獲批的Cobenfy不容忽視。在最新公布的財報資料中,Chris Boerner特別提到,Cobenfy的獲批“具有里程碑意義”。作為30多年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首個精神分裂癥新藥,Cobenfy去年的銷售收入為1000萬美元。
2025年,Cobenfy預計將有兩項關鍵臨床研究結果出爐,一項是輔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III期ARISE研究,另一項是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精神病的III期ADEPT-2研究。在2030年前,公司預計每年都會公布Cobenfy在新適應癥上的臨床數據結果。
此外,BMS在不同領域的投資方向各有側重。在腫瘤/血液學領域,布局方向包括蛋白質降解、細胞治療、復雜生物制劑、放射性藥物;在心血管領域,布局方向包括血栓、心肌病、心力衰竭;在神經科學領域,布局方向包括神經精神病學、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免疫學領域,布局方向包括控制炎癥、重置免疫記憶、促進體內平衡。
這也與公司2024年的幾筆收購對應。2024年1月,公司以4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核藥生物技術公司RayzeBio,獲得了基于錒-225(Ac-225)的放射性藥物平臺和多款在研創新產品;同月,公司以48億美元收購Mirati Therapeutics,收獲了肺癌藥物Krazati及多個臨床階段的藥物資產。
根據財報資料,百時美施貴寶還在加大成本削減力度,計劃到2027年底削減20億美元的支出。此前,公司已計劃在2025年底前削減15億美元開支,其中包括裁員2000多人,放棄大約12種正在開發的藥物。百時美施貴寶表示,將把節省下來的大部分資金再投資到藥物開發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052893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