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輪播

每經網首頁 > 首頁輪播 > 正文

人民日報頭版:外資有沒有大規模撤離中國?

人民日報 2025-02-10 08:23:06

網上有自媒體說“外資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出去”,這個說法靠譜嗎?我上網查了查,發現2024年全年,中國實際使用的外資金額同比下降27.1%,同時新成立的外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9.9%。兩個數據,是不是自相矛盾?

——人民網網友49****4

這位網友的觀察非常細致,回答這個問題,想先說個身邊故事——

沃爾瑪大賣場,大家都不陌生,有沒有感覺到近年來許多門店關閉了,是不是常看見類似“沃爾瑪撤離中國”的新聞?

但這是全部事實嗎?未必!

就在2024年12月18日,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在浙江溫州開設了全國第五十二家門店。更直觀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沃爾瑪在中國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17%。

一家總被傳“撤出中國”的企業,卻在中國市場保持銷售額增長,矛盾嗎?

這恰恰反映了中國市場的變化:在消費需求個性化、多元化趨勢下,在本土零售企業強勢崛起下,傳統商業模式在中國行不通了,快速反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企業才能獲得成功。

一句話,時代在發展,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中國與外資的相對關系也有了新變化。

在討論外資是否撤出中國時,先要搞清楚“中國還需要外資嗎”?

現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資本緊缺轉向資本富余,從注重引進外資轉向“引進來”“走出去”并重,一些網友認為“中國沒那么需要外資了”,一些外媒借此鼓吹“中國不歡迎外資”。

顯然,資本富余和“走出去”并不意味著中國不需要外資了。加快構建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外資仍是關鍵樞紐。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出臺了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的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舉措:舉辦進博會、鏈博會,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給予外資國民待遇……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中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是新設外資企業數量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

那引資規模為何下降呢?

產業投資是面向長期的理性經濟行為,受中長期多重因素影響,數據上下波動是符合經濟學規律的。

先看短期,2021年以來,我國連續3年引資規模超1萬億元,外資大量流入,集中釋放了投資需求,2024年有所收縮也在正常范圍內。

再看長期,全球跨國投資呈現出服務化、輕資產化趨勢,利用外資規模與新設企業數量之間也會出現階段性反差。

目前,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占七成左右,服務業輕資產屬性明顯,這對引資規模的影響可不小。

數據反差能理解了,外資對中國到底是啥態度?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這是眾多外資企業的共同心聲。

今日之中國,技術突破、人才累積,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世界工廠”含金量躍升;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顯著,“世界市場”空間廣闊。

毫無疑問,一個持續發展、動能強勁的中國,一定是外資眼中的“香餑餑”;但同時,一個充分競爭、市場開放的中國,外資企業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站穩腳跟。

這些年,一些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撤出了,更多技術含量高的外資進來了。

近年來,美西方一些人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全球跨國投資持續低迷,這對我國吸引外資帶來了不小挑戰。外部環境越是嚴峻,越需要以更高質量的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應對外部不確定性。

堅定開放、互利共贏,中國是認真的。

還是那句話: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劉國梅+攝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 外資 人民日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