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0 22:27:28
杭鋼股份披露,全資子公司寧波鋼鐵有限公司近日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事故造成現場1名員工受傷,這位員工送醫后經搶救無效離世。公司稱,截至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分析調查中,寧波鋼鐵有限公司尚未收到安全主管部門對本次事故出具的調查報告及相關處理意見。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文多
2月10日,杭鋼股份(SH600126,股價7.61元,市值257.00億元)突發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寧波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鋼鐵”)近日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事故造成現場1名員工受傷,這位員工送醫后經搶救無效離世。
2月10日,杭鋼股份董秘吳繼華在微信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故發生在上周開工后。
據公告,杭鋼股份稱,經初步調查,該安全事故系鐵運作業內燃機車駕駛員在煉鐵廠區內遙控駕駛內燃機車沖出軌道并撞到軟水管道,事故造成現場1名員工受傷。公司立即進行現場緊急處置并第一時間將受傷員工送醫治療,但仍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公司對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遇難者家屬表示深切慰問,事故善后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截至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分析調查中,寧波鋼鐵尚未收到安全主管部門對本次事故出具的調查報告及相關處理意見,寧波鋼鐵生產經營未受到重大影響,已逐步恢復正常。因事故善后工作正在開展,杭鋼股份尚無法準確預計本次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
杭鋼股份表示,公司將認真吸取本次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公司將充分關注事故調查進展情況和直接經濟損失,如達到信息披露標準公司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后續相關情況請關注公司在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上發布的信息。
2月10日,杭鋼股份董秘吳繼華在微信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故發生在上周開工后。
2月10日盤后,杭鋼股份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從春節假期過后的2月5日開始,公司股價連續漲停,截至2月10日,已“4連板”
對此,杭鋼股份稱,公司股票自1月22日以來,累計漲幅達64.01%,同期萬得鋼鐵行業指數累計漲幅為6.33%,同期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45%;公司股票短期漲幅嚴重高于同期行業指數漲幅及上證指數,但公司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據杭鋼股份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3億元左右;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扣非凈利潤為虧損8.3億元左右。對此,杭鋼股份表示,近年鋼材價格低位震蕩,而鐵礦石等主要原燃材料價格處于相對高位運行,鋼鐵企業經營承壓。公司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努力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但受行業環境影響,公司業績仍出現虧損。
2月10日的公告則披露,杭鋼股份2022年毛利率2.74%,2023年毛利率1.51%,2024年毛利率0.24%(未審),因此公司稱自身盈利能力相對有限。
上周,澎湃新聞報道,2月3日,杭鋼股份全資子公司浙江數據管理宣布,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的適配工作,并基于國產GPU集群實現了從70億參數到170億參數的全系列蒸餾模型部署。
官網顯示,浙江數據管理是浙江省屬國有企業,主要從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研發,是由杭鋼股份獨資設立的一級子公司,注冊資金2億元。公司以政務數據的運營商、產業合作的大平臺等為基本定位,致力于政府性數據資源開發和利用、政府性云平臺的建設和運營。
浙江數據管理稱,新春伊始,DeepSeek-R1的發布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DeepSeek-R1在后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了強化學習技術,在僅有極少標注數據的情況下,極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性能比肩國際旗艦模型性能。
浙江數據管理表示,公司管理層對此十分重視并迅速在春節假期期間組織公司技術骨干聯合國產算力合作伙伴“沐曦”進行技術實施攻關,基于公司深厚的平臺技術積累及沐曦GPU產品良好的通用兼容性,短短幾天時間就實現了DeepSeek-R1 70B參數及以下全部模型的部署。
浙江數據管理還表示,接下來技術團隊與合作伙伴將繼續在已經承建的浙江省“國資云”“健康云”“杭鋼信創云”等一批公共行業服務云和正在推進的智算中心等平臺項目中全面引入如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創新成果。
杭鋼股份在上述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公司關注到近期存在子公司DeepSeek部署適配的相關報道。公司主營業務為鋼鐵及其壓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且短期內公司主營業務不會發生變化。公司算力業務的經營模式主要為硬件設備及相關軟件的采購,集成后向客戶提供租賃服務,不涉及算力核心技術的研發等,預計2024年度占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0.06%,占比極小。
杭鋼股份稱,相關媒體報道中涉及的DeepSeek部署適配是指,在上述業務模式下,公司在合作伙伴的系統中安裝了DeepSeek軟件。公司與DeepSeek系統的開發、應用等核心技術無關,且與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無任何業務往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