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1 12:32:35
重要股東減持背后可能反映出公司內部對未來的不確定預期,盲目追高股票價格,可能面臨較大風險。埃夫特的案例再次提醒市場,股價的上漲并不總是企業基本面改善的直接反映,投資決策應建立在充分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和行業前景的基礎之上。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2月10日晚,國產工業機器人頭部企業埃夫特(SH688165,前收盤價34.38元,市值179.39億元)發布公告,5%以上股東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動人馬鞍山基石、以及股東鼎暉源霖擬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埃夫特股價一路飆升,從7.52元/股上漲至34.38元/股,區間漲幅高達359.63%。在股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重要股東的同步減持計劃,引發市場對公司基本面及未來股價走勢的關注。受相關消息影響,截至2月11日午盤,公司股價下跌8.99%。
埃夫特的股價暴漲與市場對人形機器人概念的熱捧密不可分。在國產替代浪潮下,工業機器人行業被寄予厚望。然而,埃夫特的財務數據卻與其股價走勢形成鮮明對比。根據公司財報,2022年至2023年,公司雖然實現營收增長,但凈利潤持續虧損,分別為-1.73億元和-4744.8萬元。更令人擔憂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28.61%,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05億元,預計全年凈虧損將在1.1億元至1.6億元之間,虧損同比擴大131.83%至237.21%。
在基本面持續承壓的情況下,埃夫特的重要股東選擇減持,難免讓市場產生聯想。盡管公司在公告中強調減持原因為股東“自身資金需求”,但在股價暴漲后拋售股份的行為,仍可能被解讀為股東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或市場前景的信心不足。事實上,在工業機器人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埃夫特面臨價格戰壓力,市場份額和毛利率都可能進一步下滑。
盡管持續虧損,埃夫特在技術研發方面仍堅持投入,顯示出公司謀求長期發展的決心。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埃夫特的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7.86%,研發費用率提升2.13個百分點。公司致力于推動產品的系列化、智能化和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試圖通過技術優勢應對市場競爭。然而,技術研發的成效往往需要時間驗證,短期內未必能顯著改善財務狀況。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面對股價短期暴漲的情況下,更應關注公司基本面和實際盈利能力。重要股東減持背后可能反映出公司內部對未來的不確定預期,盲目追高股票價格,可能面臨較大風險。埃夫特的案例再次提醒市場,股價的上漲并不總是企業基本面改善的直接反映,投資決策應建立在充分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和行業前景的基礎之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