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1 22:04:35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約七成頭戴式耳機單價2000元以上,耳機系統最高售價約為26萬元,這便是耳機品牌商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菲曼)的產品。近期,專注于發燒級耳機市場的海菲曼正式沖刺北交所,擬通過此次上市募集資金5.51億元。
2021~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海菲曼毛利率維持在60%~70%,可比公司毛利率主要為30%~40%,海菲曼毛利率大幅高于可比公司。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海菲曼通過換股收購的方式陸續收購3家公司100%股權,向產業鏈上游拓展,由此收購了合作供應商的部分業務資產,海菲曼實際控制人邊仿與換股方結成一致行動人。北交所在審核問詢函中要求海菲曼說明交易對手方與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主產品銷量波動較大
海菲曼主要從事自主品牌“HIFIMAN”終端電聲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包括頭戴式耳機、真無線耳機、有線入耳式耳機、播放設備等。
報告期內,海菲曼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1.54億元、2.04億元和8868.54萬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405.57萬元、3624.44萬元、5549.98萬元和2109.30萬元。其中,頭戴式耳機是公司核心產品,報告期各期貢獻的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3.39%、77.75%、74.01%和68.24%。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海菲曼頭戴式耳機的銷量和產銷率波動較大,各期銷量分別為6.39萬個、5.98萬個、8.01萬個和3萬個,呈現先降后升,產銷率分別為113.82%、74.06%、97.68%和81.08%。
真無線耳機是海菲曼近年來研發的重點方向,報告期內,該產品銷量分別為6654個、2125個、2.1萬個和2.33萬個,也存在銷量先降后升情形,產銷率分別為111.76%、80.07%、45.09%和106.42%。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結合報告期內各主營耳機產品產量、銷量變動情況等,說明部分產品產量、銷量變動幅度較大的商業合理性。
與可比公司相比,海菲曼核心產品瞄準全球高端、發燒級耳機市場,該類產品定價較高。以2023年為例,公司頭戴式耳機售價2000元以上產品收入占比為72.06%,真無線耳機售價1000元以上產品收入占比為81.43%。記者查閱海菲曼官網鏈接的天貓旗艦店看到,其產品價格最高的是SHANGRILA香格里拉靜電耳機系統,售價約為26萬元。
海菲曼招股書援引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數據稱,全球發燒級耳機市場規模2022年達到28.50億美元,預計2028年為41.5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6.5%。
需要注意的是,海菲曼招股書同時引用 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稱,2023~2030年,全球耳機市場規模預期CAGR為12.6%。
通過上述數據對比可以發現,未來幾年,耳機整體市場增長率要高于發燒級耳機市場。此外,海菲曼招股書顯示,公司2021~2023年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9.92%。
對此,北交所在審核問詢函中要求海菲曼,說明產品構成中屬于發燒級耳機市場的產品種類、銷售規模及收入占比,說明公司是否存在主要產品所屬發燒級耳機市場空間較小的風險,視情況完善招股說明書風險揭示。
擬投入大額研發費用
按照海菲曼招股書所述,相對于普通的大眾消費級耳機,發燒級耳機的研發、生產對技術要求較高,該市場通常由領先音頻廠商發布的旗艦產品占據。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公司與耳機品牌商漫步者產品相近。
海菲曼表示,公司產品定位價格較高,且海外收入占比、線上直銷收入占比較高,確保了公司整體毛利率較高。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 63.71%、65.06%、68.19%和68.91%,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數34.69%、32.80%、35.82%和37.37%。
然而相較同行業可比公司,海菲曼的研發費用率相對較低。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768.08萬元、869.03萬元、1058.81萬元和564.0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42%、5.66%、5.20%和6.36%,而同期可比公司平均數分別為6.30%、6.72%、6.67%和8.58%。
此外,海菲曼的銷售費用率相對較高,報告期各期分別為17.16% 、19.75% 、18.82% 和21.86%,而可比公司平均數分別為 8.67%、10.70%、12.35%和12.23%。海菲曼表示,主要系公司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在產品、銷售模式和營業收入規模等存在一定差異,公司產品定位全球高端電聲市場,且直銷模式占比相對較高,同時考慮到公司營業收入規模相對較小,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具有合理性。
此次IPO,海菲曼擬向募投項目“監聽級納米振膜及工業DAC芯片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入募集資金1.39億元,其中研發費用為3827.40萬元。這一研發投入超過了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金額之和。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結合報告期的研發費用投入情況,說明擬投入大額研發費用的必要性。
對于本次申報北交所IPO相關事宜,2025年2月7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海菲曼并發送了采訪郵件,但其接線人員提供的電話一直無法接通,截至發稿郵件也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