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單價提升大致抵消出貨下降、折舊上升對毛利率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2 13:06:53

2月12日,中芯國際召開2024年四季度業績說明會,聯席CEO趙海軍表示,盡管第四季度為傳統淡季,但平均銷售單價提升,抵消了出貨量下降和折舊上升對毛利率的影響。公司預計2024年半導體市場將逐步復蘇,設計公司庫存恢復健康水平,國內產業鏈轉移速度加快。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中芯國際加速產能擴充,提升平臺完備性,全年收入預計將超過年初預期。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梁梟    

2月12日早間盤前,中芯國際(688981.SH,股價99.88元,市值7968.63億元)召開2024年四季度業績說明會。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表示,第四季度是傳統淡季,不過,平均銷售單價提升,大致抵消了出貨量下降及折舊上升對毛利率的影響。2024年,半導體市場整體呈現復蘇態勢,設計公司庫存大致恢復到健康水平,主要產業向國內產業鏈轉移切換的速度比較快。

2024年,為了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中芯國際做了充分準備,加速了產能擴充的節奏,進一步提升了平臺的完備性。國內客戶的新產品快速驗證并上量,使得公司在2024年四個季度收入節節攀升,全年增長超過年初預期。

關于2025年業績指引,趙海軍表示,這幾年地緣政治給行業格局帶來了深刻變化,公司著力加強了供應鏈安全性、可靠性、韌性的管理,為了努力把握日益增長的制造需求,公司持續高投入,推動了公司收入規模的快速成長,但也給毛利率帶來了很高的折舊壓力,預計2025年折舊年增兩成左右。除了折舊,毛利率還受到定價、產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始終以持續盈利為目標,通過提高產能利用率來對抗折舊,豐富產品組合來對抗周期。

汽車電子提量+消費電子補庫存

從中芯國際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出,中國客戶收入占比、12英寸收入占比持續提高。趙海軍表示,受益于在地化制造需求催化帶來的產業鏈重新組合,客戶份額提升,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4%。

經營收入按尺寸12英寸和8英寸收入都有增長,占比分別為77%和23%,其中12英寸收入同比增長35%,這主要得益于產能規模的擴大和新增產能能夠較快地完成驗證并投入生產。

按照各產品平臺來看,中芯國際在模擬、圖像傳感器、顯示驅動等優勢平臺的收入持續增長。2024年公司快速在多個技術平臺推動工藝迭代和產品性能升級。在模擬器件領域,公司持續拓展高電壓、大電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8英寸、12英寸工藝平臺,快速導入各類型消費電子、工業工控、汽車電子及新能源領域的終端應用。

在高壓顯示驅動領域,中芯國際持續推動超低功耗及性能更好的28納米高壓顯示驅動技術進入量產及終端應用,產能供不應求。在圖像傳感器及圖像信號處理方面,公司提供更高像素、小單元、高密度的圖像傳感器,推出性能更好、超低功耗的圖像信號處理器解決方案。同時,公司緊密對接客戶的需求,對標業界領先工藝,新推出了眾多的功率分立器件平臺,已實現量產并貢獻收入,主要應用于手機、工業工控、新能源等領域。

同時,中芯國際也觀察到,汽車等產業向國產鏈轉移切換的進程,從驗證階段進入提量階段,部分產品正式量產。此外,在國家刺激消費政策紅利的帶動下,客戶補庫存意愿較高。因此,趙海軍認為,2025年一季度淡季不淡,但外部環境給2025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愈演愈烈,公司會克服困難,努力做到最好。

就汽車電子的布局,趙海軍稱,在高電壓、大電流、高可靠性BCD及模擬平臺,超低功耗邏輯平臺,高性能微控制器,車規級顯示驅動平臺,高可靠性存儲器平臺等,都已實現車規級認證量產和終端應用,面向未來持續成長的汽車市場。

趙海軍強調,公司加速部署客戶產品,并全面覆蓋娛樂、連接、動力、控制、車身及底盤等車載應用,力求實現收入增長。

談28納米工藝平臺

對于業界普遍關心的價格問題。趙海軍表示,在地化生產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但同質化競爭使得結構性過剩的產能,即使在市場回暖的情況下,依然面臨激烈的競爭。中芯國際通過打造技術領先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綁定客戶,通過增加新產品來對抗價格壓力,公司保持一貫的定價政策,隨行就市不主動降價,但在必要時也會和戰略客戶一起直面價格競爭,以保持公司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在問答環節,有分析師問及中芯國際第四季度ASP(平均銷售單價)上升的具體原因,以及如何看待2025年第一季度和2025年全年的ASP趨勢。

對此,趙海軍表示:“第四季度是淡季,新接訂單會略少于其他的季度,這使得產能利用率一般情況下會下降。但是,出貨的晶圓中,12英寸增多了,8英寸減少了,因此12英寸占比的上升使得整個ASP向上走。此外,淡季減掉比較多的,反而是價格比較低的產品。有時候可以看到這樣的產業現象,產能利用率越高,整個價位是下降的,產線不是特別滿的時候,反而相對價錢比較高。”

也有分析師問及:以中國汽車市場的產業規模,中芯國際準備以怎樣的產能去承接客戶需求?

趙海軍表示:“汽車需要各種各樣的產品,最大宗的是高可靠性的分立器件,比如IGBT、第三代半導體等。中芯國際也都建立了這些平臺,也都在跟汽車產業鏈上的產品公司密切合作。在接下來兩三年里面,(中芯國際)都要成為主要的供應商。”

關于汽車電子占中芯國際產能比例,趙海軍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工業與汽車占營業的比例大約為8%~10%。中芯國際第一步設想,是跟更終端的整機客戶一起,把汽車類產品做到營業額的10%。“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產品平臺都先驗證成汽車產品,進而逐漸上量。”

趙海軍也強調:“汽車(芯片)用量與手機、消費(芯片)用量比起來相對較少。因此,汽車芯片占很大的營業額,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趙海軍也介紹了28納米技術平臺。他表示:“28納米第一代肯定是標準邏輯;然后是超低功耗的邏輯;接著是射頻做網通;接著是模擬電路,來覆蓋Connectivity(連接);接著是高壓,即LCD Driver(顯示驅動);超低功耗做CIS。中芯國際在40納米有NAND Flash和Nor Flash,28納米就需要做Nor Flash了。28納米就是按照這個順序,建立產能和滿足客戶需求。”

趙海軍補充表示:“從質量上看,先做消費級,然后做到工業級、汽車級。從產品上看,先做標準邏輯電路,做超低功耗,做網通的射頻,做高壓驅動,做MCU,就是要把(產品平臺)補齊。把各種IP、各種應用客制化,使競爭力更高。”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309973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