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3 07:14:38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NO.1 1月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達509.8億元
2月12日,中指研究院發布融資月報顯示,2025年1月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509.8億元。其中,信用債融資261.6億元,占比51.3%;ABS融資248.2億元,占比48.7%。債券融資平均利率為2.93%,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13個百分點。民營房企發債規模顯著增加,共有4家民營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完成信用債發行,分別為綠城中國、濱江集團、美的置業和新希望地產,發行總金額39億元
點評:這一數據反映出,盡管融資成本有所波動,房地產企業仍積極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以支持其業務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民營房企的發債規模顯著增加,達到39億元,顯示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民營房地產企業正積極尋求更多的融資機會以支持其業務發展。這一趨勢可能對房地產板塊的資本結構和市場表現產生重要影響。
NO.2 廣東10城超200億元收儲存量閑置用地
日前,廣東省的廣州、佛山、中山、珠海等10個城市先后發布了運用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公告。據不完全統計,10城累計收儲存量閑置土地83幅,所需總金額超過200億元,收儲對象主要以央企和地方國企為主。這也是在2024年11月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明確了地方政府運用專項債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細則之后,首次有地方政府大規模披露收儲土地情況。
點評:廣東省此次土地收儲行動是全國首個全面落實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的省份,這一行動被視為“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政策的堅定執行者,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不僅有助于優化廣東省的土地資源利用,還為房地產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特別是對一些面臨資金困難的房企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NO.3 深圳1月一手和二手住宅成交近萬套
2月12日,深圳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深圳房地產市場在傳統淡季中依然保持活躍,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銷售5090套,同比增長97.3%;二手住宅網簽成交4554套,同比增長31.5%,延續了2024年10月以來的市場回暖態勢。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將有24個新盤入市,預計供應房源面積為89.1萬平方米、8786套,其中住宅58.6萬平方米、6130套。
點評:深圳市1月份的房地產成交數據表明,盡管處于市場淡季,但購房者的需求依然旺盛,市場活力不減。這一趨勢可能會對深圳市的房地產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值得投資者和購房者密切關注。
NO.4 首開股份發行4億元中期票據
2月12日,首開股份公告稱,“25首開MTN001A”起息日為2025年2月12日,計劃發行總額為4億元,實際發行總額亦為4億元,期限為2+2年,發行利率2.73%,兌付日為2029年2月12日,發行價為100元(百元面值)。合規申購家數為12家,最高申購價位為3.00,有效申購家數為6家,合規申購金額為13億元,最低申購價位為2.40,有效申購金額為4.1億元。
點評:這顯示了首開股份在資本市場上的活躍度,以及投資者對其信用和未來發展的信心。此次融資可能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的背景下。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觀察公司財務健康和資本市場對其看法的機會。
NO.5 花樣年集團免去張莉董事長及董事職務
2月11日,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決議,不再設立董事會,改設執行事務董事兼法定代表人一名,由王士源擔任,任期三年。同時,公告宣布免去張莉原董事長、董事職務,袁建軍董事職務及劉小勇監事職務。
點評:這一決定可能對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流程產生影響,尤其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投資者和債權人可能會密切關注公司未來的治理變化,以及其對公司財務狀況和業務運營的影響。此次事件也提醒投資者,在投資高杠桿的房地產企業時,需要關注其治理結構和決策流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