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2 22:02:42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多只基金公告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原因均是由于出席份額占比不足二分之一。
有基金公司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對召開失敗已有預期,在開會之前沒有做周密計劃的話,大概率是開不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看上去并不影響基金持續運作。記者發現,部分半年前召開持有人大會求“續命”的“迷你”基金,在召開失敗后,未再二次開會也依然不影響基金運作。
多只基金大會召開失敗
2月11日,博時基金發布公告稱,近期以通信方式召開了博時高端裝備混合的基金持有人大會。經現場統計,截至權益登記日,該基金總份額共有約7548.66萬份,參與此次通信方式召集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持有人或其代理人總計持有0.00份,占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0.00%,未達到法定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條件。由于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因此無法就博時高端裝備混合基金持續運作的議案進行審議。
華泰柏瑞基金也發布公告稱,近期華泰柏瑞MSCIETF聯接基金召開的持有人大會,根據計票結果,由本人直接出具表決意見或授權他人代表出具表決意見的基金份額小于在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50%,未達到法定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召開條件。
2月7日,中金基金也公告中金中證科技先鋒ETF的持有人大會召開情況。經現場統計,出席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總數同樣不符合持有人大會召開條件,最終也是未能召開。同日,中信保誠景氣優選混合披露的持有人大會情況也顯示,由于未達到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二分之一以上,因此達不到會議召開條件。
對于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有預估持有人大會是開不成功的。從行業來看,大部分如果在開會之前沒有做周密計劃的話,大概率是開不成的。”
持有人大會開不成,對于常見的兩類需求來說,影響不太一樣。召開持有人大會,常見的兩類審議事項是清盤和持續運作。對于想清盤的基金來說,召開失敗意味著只能繼續維持基金的日常管理,而且一些相關的公證費、律師費,大多是基金公司承擔。對于想“續命”的基金而言,其實持有人大會召開成功與否,并不影響基金持續運作。
有一類基金不會受影響
比如招商中證疫苗與生物技術ETF,這只基金在2024年2月就公告召開持有人大會失敗,彼時審議的事項就是持續運作該基金。召開失敗后,該基金也沒有二次開會,只是在隨后的每個季報中提及,“基金存在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相關解決方案已經上報證監會”。同時還提及,“自2024年7月1日起,該基金在迷你期間,如涉及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費、銀行間賬戶維護費、IOPV計算與發布費、注冊登記費等相關固定費用,由管理人承擔,不再從基金資產中列支。”
根據該基金合同約定:“若到會者在權益登記日代表的有效的基金份額少于本基金在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二分之一,召集人可以在原公告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召開時間的3個月以后、6個月以內,就原定審議事項重新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重新召集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到會者在權益登記日代表的有效的基金份額應不少于本基金在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三分之一(含三分之一)。”
不過該基金并沒有重新召集開會。有基金業內人士表示:“(持有人大會)一般是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合同規定要開,例如3個月(規模)沒有到5000萬元,需要6個月內開會。針對這個條款的理解,有些公司是只開一次,有的是滾動開會的模式,比如3個月后重新計算規模(決定要不要開)。第二種情況是合同沒有規定持續運作要開會,這種就不用開。”也就是說,實際上就算合同有約定,也看各家基金公司的理解,有的理解只要開過會了就可以了,不需要二次再開,也不需要審議通過就可以繼續運作。如果是這樣,那其實就相當于持有人大會也只是走個流程而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