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踏訪大亞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營30年,孕育中國核電事業“黃金一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3 15:43:30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位于深圳市區以東約40公里的大鵬半島的大亞灣核電站,這里不僅是深圳唯一的國家級地質公園附近的重要設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壓水堆核電基地之一。大亞灣核電站于1994年投入商運,隨后建設了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612萬千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亞灣核電基地六臺機組累計上網電量達9846.7億度,等效減少標煤消耗超2.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超8億噸,環保效益顯著。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梁梟    

深圳市區以東約40公里的大鵬半島有著深圳唯一的國家級地質公園,火山巖、沙灘、海蝕崖等景觀吸引了諸多市民周末郊游。在附近,一座家喻戶曉的發電設施卻鮮有居民踏足,這就是大亞灣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1994年投入商運,后來鄰近建設了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項目,以上統稱為大亞灣核電基地。目前,基地3座核電站的6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612萬千瓦,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壓水堆核電基地之一。

大亞灣核電站

作為國內核電領域的“老前輩”,大亞灣核電基地培養出了我國核能“黃金一代”,現今世界核能領域名列前茅的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如今,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近日走進大亞灣核電站時,它已經安全穩定運行了30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亞灣核電基地六臺機組累計上網電量9846.7億度,等效減少標煤消耗超2.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超8億噸,環保效益相當于植樹造林約221.6萬公頃,可覆蓋約20個香港陸地面積,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推動大灣區低碳能源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

“可抵御9級以下地震”

記者了解到,核電站是一種重資本、長建設周期的項目,前期建設投入大、回報較慢。實際上,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核電是不折不扣的現金奶牛,從中廣核控股的中國廣核(SZ003816)公司財報來看,售電業務回報長期穩定。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中國廣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25.49億元和393.77億元,其中銷售電力收入分別為625.17億元和303.74億元,2024年上半年的電力銷售毛利率在48.73%。有研究資料顯示,2016年至2023年,中國廣核ROE(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1.61%。

嶺澳核電站

核能發電清潔、高效,優勢眾多,其原理也并沒有想象中復雜,和燃煤發電相似,本質上就是“鍋爐燒開水”。“反應堆堆芯產生的能量將水在高壓下加熱到325℃,高溫水通過管道進入蒸汽發生器,另一回路的冷水在此碰撞熱水形成熱蒸汽,兩條回路互相獨立,不直接接觸,由產生的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發電。”中廣核方面表示。

“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反應堆廠房模型(左)和汽輪發電機廠房模型(右)

在大眾眼中,核電站的安全性一直是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發生過三次較大的核事故,最近一次的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全球各國都放緩了核電核準與建設,直到2019年我國才每年均有新核準機組。

那么,核電站是如何保障安全的?

中廣核方面介紹,核燃料棒由二氧化鈾燃料芯塊組成,每264根燃料棒構成一個組件,大亞灣核電站堆芯中共有157個核燃料組件。“核電站發電的熱量來源于核裂變鏈式反應,我們有硼制成的控制棒,它可以吸收中子,將控制棒從上面插下去就能降低功率,達到停車的效果。”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中廣核不止一次提到了安全措施:大亞灣核電站反應堆廠房最外側建有近1米厚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成的核島安全殼,在堆芯設計上還有燃料包殼和壓力殼,三層屏障保護著反應堆運轉,避免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針對生產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電廠還制定了各類應急預案,建設配備應急設施和資源裝備,并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隨時可用。

此外,每18個月左右,大亞灣核電站就要進行一次大修,這被稱為“換料大修”,相當于為核電機組做全身體檢。

核燃料組件

當年建設的大亞灣核電站還屬于第二代核電技術,目前,我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在安全性上又有多種升級。比如,“華龍一號”采用單反應堆設計,相較于大亞灣核電站的雙反應堆,有利于減少維護工作量和失誤風險。“華龍一號”還采用了雙層安全殼設計,總厚度可達3.1米,甚至可以抵御大型商用飛機的撞擊和9級以下地震。

資料顯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就因冷卻系統停止運轉,導致反應堆過熱、堆芯熔毀。為吸取經驗,“華龍一號”反應堆廠房頂部還設計了一圈高位水箱,即使冷卻系統主備用電源失去電力,冷卻水也能在重力作用下灌入堆芯,在72小時內保證堆芯溫度。

2024年,大亞灣核電站完成了首個30年大修,7000多位核電人奮戰近200天,共成功實施近200項技術改進,“而立之年”的大亞灣核電站將再次煥發出青春氣息。目前,距大亞灣核電站初始設計壽命40年還有約10年時間,中廣核正著手安排大亞灣核電站兩臺機組延壽相關材料及準備工作。

選址、建設難

2024年是核電“加速跑”的年份。當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等五個核電項目,共計11臺核電機組,核準規模為近年來新高。

而在提出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70年代,核電建設、運營經驗都是0,如何建設核電站,資金、技術又從哪里來,個個都是“難念的經”。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的科技館中,記者看到,一張張泛黃文件和老照片,述說著核電站選址、建設的艱難歷程。

歷史資料顯示,1978年12月4日,鄧小平同志訪問法國,期間計劃從法國引進兩座核電站設備,預計投資為31.38億美元。然而,當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資金短缺成為建設核電站的主要難題。為解決資金難題和外匯缺口,中廣核開創了“借貸建設、售電還貸、合資經營”的模式,打開了利用外資建設重大基礎設施的新大門。

大亞灣核電站廠址原貌

從1983年開始,勘探隊伍經歷四年選址,綜合考慮地質、水文、人口密度、自然災害和地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后,核電站最終選址在大亞灣區域。“大亞灣核電站建立在一整塊花崗巖上面,地基非常穩,而且周圍沒有地震帶,自然災害也非常少。”

1987年8月7日,大亞灣核電站正式開工建設。確保核電站長期安全運行的關鍵,是要有一支優秀的生產運行隊伍。運營人才的短缺,讓大亞灣核電管理層在電站建設伊始,就有意識地推動技術人才高起點培養。

1989年4月、1989年9月、1990年9月,中廣核經過層層選拔后派出三批共計110余名學員遠赴法國學習培訓,他們被稱為核電“黃金人”。“為什么叫黃金人?當時平均每個人學費是130萬法郎,如果按當時的金價折算成等值的黃金,其重量接近一個成年人的體重。”中廣核介紹,學成歸來的“黃金人”在我國核電事業發展中也發揮著黃金般的作用。

經過幾年摸索,以及和國際承建商合作,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用,這標志著中國核電事業完成了起步。中央彼時定下策略:成立一個大集團,用建成的核電站養活下一個核電站,當年就組建了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也就是中國廣核集團的前身。

如今,中廣核已經成為世界領先的核能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0日,旗下上市公司中國廣核管理28臺在運核電機組和16臺在建核電機組(包含中廣核委托管理的8臺機組)。

2024年5月25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投入商運,標志著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如今,“華龍一號”已成為我國在建核電機組的主流型號。從大亞灣核電站時期的設備國產化率不足1%,到“華龍一號”帶動上下游5400多家核電設備企業實現400多項關鍵設備自主化,我國已實現了核電整機設備100%國產化能力。

未來幾年,核電還將迎來更多機遇。2024年12月15日,在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志表示,目前我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國將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到2025年底,在運核電裝機將達到6500萬千瓦。

插圖及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亞灣 大亞灣 中國廣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