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3 17:40:18
如今,半導體設備、AI芯片等硬科技企業越來越多進入前十,這表明市場開始對技術壁壘和長期增長潛力給予溢價。從“消費溢價”到“科技溢價”的轉變,反映了資本市場對生產要素價值的重新評估。
每經評論員 胥帥
截至2月13日收盤,A股前十大高價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寒武紀-U、北方華創、金山辦公、達夢數據、惠泰醫療、恒玄科技、比亞迪、同花順、國盾量子。回想5年前,醫美和白酒消費股在A股高價股榜單中占據重要位置。如今,半導體設備、AI芯片等硬科技企業越來越多進入前十,這表明市場開始對技術壁壘和長期增長潛力給予溢價。從“消費溢價”到“科技溢價”的轉變,反映了資本市場對生產要素價值的重新評估。
隨著愛美客等消費股的退位,寒武紀等AI企業接替而上,體現了風險偏好和投資定價權的轉移。過去,消費股的高估值基于3%的永續增長率假設。而如今,頭部科技股的估值提升,更多地依賴于對未來技術發展的樂觀預期和研發投入的實際支撐。這種變化不僅代表了市場對科技的預期,也與這些公司強大的研發投入密切相關。
根據2023年年報的數據,寒武紀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達到157.53%,國盾量子為82.51%,金山辦公為32.3%。寒武紀的市值已不再完全依賴當前盈利,而是對其芯片生態系統的前瞻性定價。盡管硬科技企業研發周期長、投入金額大且投資風險高,但一旦取得技術突破,往往能獲得巨大的市場回報和長期競爭優勢。這種特性與當前投資者尋求長期收益的風險偏好相契合,因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愿意為這些企業的未來發展買單,給予其更高的估值和股價。這種溢價,本質上是資本市場為可能改變產業格局的技術創新支付的期權費。
這種風險偏好的轉變不僅有助于硬科技企業的發展壯大,也促進了資本流向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領域,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也進入了A股前十大高價股榜單。雖然比亞迪具有強烈的制造業屬性,但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推進,其資本投入逐漸轉化為“高級資本”。
過去,制造業企業的資本投入通常被視為“初級資本”,用于維持產線的更新和改造。而現在,比亞迪的技術進步,如智駕和固態電池等領域的突破,正在逐步轉變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術壁壘,這也是投資者愿意為其資本沉淀支付溢價的原因。這其中,一方面是制造業向科技賽道的資本“迂回”,另一方面則是直接對硬科技的高強度投入,兩者共同促進了“初級資本”向“高級資本”的進化。
值得一提的是,A股前十大高價股榜單是動態變化的,風險定價的推高往往也伴隨著潛在的“估值殺”。每年都有企業進進出出,那些曾經離開榜單的公司,往往是因為所在賽道逐漸成熟,核心競爭力下降,或過度依賴概念炒作。因此,投資者也需要警惕風口過后的“退潮”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