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3 17:33:13
2月13日,恒生科技指數沖高回落收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盡管該指數日內翻綠,但年內漲幅超17%,多只相關主題基金收益頗豐。一些ETF份額出現下降,如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春節后不到兩周份額減少超80億份。部分公司放寬了科技類主題基金的申購額度,如天弘基金和華夏基金。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趙云
2月13日,恒生科技指數沖高回落,盤中突破了去年10月7日的高點,但最終收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近期持續上漲,多只主題基金年內漲幅已超15%。
不過,一些ETF的份額卻在下降。有產品不到兩周時間,份額減少了超80億份。
今日交易時段,恒生科技指數先是震蕩上升,午后最高沖至5503.4點,隨后快速回落。截至收盤,反而下跌0.87%。
多只指數成份股也呈同樣走勢。如小米集團-W收盤跌超5%;阿里巴巴-W盤中一度漲超9%,收盤時回落至2.55%。
盡管恒生科技指數日內翻綠,但從年內表現看,超17%的漲幅仍比較可觀,不少相關主題基金也由此收獲頗豐。
單從QDII產品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2日,在50只收益超15%的基金中,大部分都是恒生科技、恒生互聯網、港股互聯網的主題基金。
隨著恒生科技指數持續上漲,一些布局在ETF的資金也漸漸兌現離場。多只百億級別的ETF產品的份額,近期出現較明顯的減少。
比如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去年12月開始整體呈資金流出狀態;春節后不到兩周時間,份額減少超80億份。
情況相仿的還有華夏恒生科技ETF、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等。
除了資金流出,記者注意到,近期部分公司對科技類主題基金的申購額度進行了放寬調整。
如天弘基金2月12日公告,決定自2025年2月12日起,調整天弘恒生科技指數基金大額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金額限制,如單日累計申購單個基金份額金額超過10萬元,公司有權拒絕。
去年12月20日,該基金曾公告,決定自2024年12月23日起,單日累計申購單個基金份額的金額超過1萬元,公司有權拒絕。
還有華夏基金2月11日公告,自2025年2月12日起, 單個投資者單日累計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申請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人民幣)的金額應不超過人民幣5萬元,單個投資者單日累計申購申請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美元現匯)或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美元現鈔)的金額分別均應不超過7500美元。
而在今年1月17日時,該基金剛剛公告,自2025年1月17日起,單個投資者單日累計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申請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人民幣)的金額應不超過人民幣2萬元,單個投資者單日累計申購申請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美元現匯)或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QDII)(美元現鈔)的金額分別均應不超過3000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