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估成都,為什么說“少必入川”?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5 00:03:38

時至今日,創新早已不是“大院”“大所”“大廠”的專利,也不是“某個國家”“某個城市”的專屬,企業能不能“一飛沖天”、城市能不能“一鳴驚人”,關鍵還在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廣袤的中西部來說,在不具備沿海地區招攬人才的先天優勢的情況下,重新審視成都的成長路徑更具借鑒意義,尤其是“天府之國”如何打破所謂“少不入川”的刻板印象,如何讓“少必入川”成為一種新潮流,進而用源源不斷的“果實”,寫下城市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故事。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Lzqihusdrw173954632202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236263

2025年將是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市場的一年。

特別是隨著Deepseek、《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火爆出圈,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正以兼具品質和價格的雙重優勢,重塑產業競爭格局。

而在中國城市版圖上,這一輪“震撼效果拉滿”的刷屏背后,其實也蘊含著一種“重估敘事”——

一東一西,兩座重要的中心城市扛起了大旗,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一線城市的“創新壓力”,更重要的是,它們用一頓連貫輸出,再次印證了“創新驅動發展,人才驅動創新”這個質樸的進化邏輯。

時至今日,創新早已不是“大院”“大所”“大廠”的專利,也不是“某個國家”“某個城市”的專屬,企業能不能“一飛沖天”、城市能不能“一鳴驚人”,關鍵還在人,尤其是年輕人。

當然,對廣袤的中西部來說,在不具備沿海地區招攬人才的先天優勢的情況下,重新審視成都的成長路徑更具借鑒意義,尤其是“天府之國”如何打破所謂“少不入川”的刻板印象,如何讓“少必入川”成為一種新潮流,進而用源源不斷的“果實”,寫下城市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故事。

此時此刻,我們有必要,“重估成都”。

01

重估成都,必然繞不開叱咤影壇的百億大男主“吒兒”。

作為中國影史首部百億元票房電影,《哪吒》系列電影幕后主創——從第一出品方可可豆動畫,到電影中的特效、配音等多個環節——均可見成都身影,這個頂級IP因此也被打上了“成都造”的標簽。

可可豆動畫圖片來源:成都高新

對于“為什么是成都”這個問題,除了從導演餃子身上找原因,比如他是四川人、在成都求學等等,還有其他解釋嗎?

毫無疑問,氛圍很重要。

早在餃子“棄醫從文”之前,成都就已是中國的文化產業重鎮,無論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幻世界》,還是傳媒業高地“紅星路二段”,上世紀90年代,這座西部城市就吸引集聚了一批“敢想敢做”的年輕人。

進入21世紀后,成都進一步布局文創產業,不斷開拓游戲、電競、動漫等細分賽道,逐漸從一開始的“性價比吸引”,走向“號召力驅動”,產業標簽日漸強勢。

比如,曾參與《刺客信條:影》開發的育碧游戲成都分公司,2008年落子時主要考慮的是成都在軟件、信息技術、美術等創意領域本地人才供給的性價比優勢。

如今,在《哪吒》主創眼中,成都的包容性與文化底蘊,為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而產業生態,則讓技術落地成為可能。

一種來自業內的說法是,在成都,現在只需要10分鐘路程,“就能任意排列組合出一支理想的制作團隊”,產業鏈完整度可見一斑。

對搞文創的人來說,有什么理由不來“打堆堆”(四川方言,意指聚集)?

02

從深厚底蘊中走來,成都“擅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這座以安逸休閑聞名的城市,有沒有“硬核”的一面?

當然有。單看航空工業,殲-10、殲-20等系列戰機,以及C919、ARJ21等民用機的機頭,都出自“成都之手”。去年底,“銀杏葉”突然劃過成都上空,更一度引發全球關注。

毫無疑問,航空航天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產業,對人才需求之大、要求之高可想而知。盡管沒有專業的航空系高校“坐鎮”,成都一直站位前列,關鍵在于抓住機遇。

C919國產大飛機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成都作為四川省會,是國家三線建設投資的重點地區,由此建立起現代工業發展基礎,其中包括了以132廠、420廠為代表的國家航空工業中心。

在此背景下,很多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來到成都,為其帶來了一批具有先進設備、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的團隊,積累了一批年富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

時移勢易,經過幾十年發展,曾經的“蜀道難”已變為如今的“蜀道通”,但對成都和整個四川來說,“決勝在空中”依然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去年底,大飛機規模化西南區域動員會暨2024四川航空制造業合作對接會在成都舉行。若能順利摘下“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成都將再次“騰飛”。

當然,在航空航天這個特色產業身上,成都能爆發多大的能量,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而來自全球醫藥巨頭,則在所謂的中國創新藥“資本寒冬”中,用“真金白銀”認證了“成都造”分子的分量。

其中最具“震撼力”的當屬百利天恒。2023年12月,其與跨國制藥巨頭百時美施貴寶(簡稱BMS)就一款創新藥項目達成獨家許可與合作協議,潛在交易額84億美元,創下ADC藥物領域最高交付記錄。

除此之外,包括科倫博泰與默沙東、百裕制藥與諾華、恩沐生物與葛蘭素史克等,多家成都藥企通過創新成果“出海”,合力把“成都”送上了全球創新藥“牌桌”。

03

幾乎在所有的成功案例身上,總能看到“黑馬之姿”“逆襲故事”。這恰恰是創新的意義和魅力所在。

比如梁文鋒,在Deepseek出圈之前,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和幻方量化、深度求索?又有多少人相信他們能研發出“國運級別的科技成果”?

又比如百利天恒,在研發出“First-in-class”(同類第一)級別的藥物分子以前,沒有人相信這家從仿制藥起家、以“郊縣企業”自居的企業真的在做創新藥。而收到BMS首付款后,2024年,這家企業營收漲幅超900%,掌舵人朱義成為本年度科創板首富。

有人十年磨一劍,有人一招驚天下。就像梁文鋒說的,以后硬核創新會越來越多,當這個社會讓硬核創新的人功成名就,群體性想法就會改變,“我們只是還需要一堆事實和一個過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對成都來說,這樣的事實還在不斷上演,這個過程也正在繼續推進。

以可可豆創作團隊為例,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如今的200多人,大量“90后”“00后”創作者在選擇動畫行業、選擇可可豆的同時,其實也選擇了成都。

目前,圍繞城市戰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才實際需求,成都的人才政策體系已更新到了3.0版本,全市人才總量達669萬,居全國第4。

而豐厚的高校資源,為其進一步做深“人才池”、發掘“潛力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1月,成都把新年首站投資促進系列活動放到大灣區,希望通過“情感鏈接”,讓這些來自四川、或畢業于在川高校的企業家,在企業發展版圖上將成都列為“優先項”。

頂著“天府之國”的美名,成都自然知道“滋養”的含義,土壤越是肥沃,種子就越能萌出新芽,顯現出勃勃生機。

就像全球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給出的建議,成都未來可以是一種“創造力城市”的發展模式,不限于文化創意產業領域,而是廣泛吸引基礎研究、應用研發、信息技術等領域產業人才,不斷用創新成果,“跳出西部”、立于潮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 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