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5 18:18:04
每經編輯 蒲禎
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國白酒正邁入“大出海時代”。對于尋求市場增量、文化破圈的各大酒企來說,國際化早已成為一道“必答題”。
當下,中國白酒出海潛力巨大。相關數據顯示,白酒商品2023年累計出口量1.5萬千升,占總產量的比重約為0.2%;同時,存量競爭時代,多數酒企海外營收占比較低,白酒出海仍處于初級階段。
2月10日(當地時間),“川酒全球行”巴黎站品牌推廣暨產銷對接活動在Wine Paris巴黎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開幕。作為川酒龍頭、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的領軍者,瀘州老窖攜旗下核心產品走進塞納河畔,綻放巴黎。
這是繼2023年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站后,“川酒全球行”的第四站。從酒城瀘州到塞納河畔,瀘州老窖用一杯杯濃香白酒,不僅架起白酒出海的橋梁,更向世界展現了“酒城”瀘州千億級白酒產區的強大經濟力、文化力和創新力。
從“酒城”到塞納河畔
瀘州老窖展現出海新姿態
此次展會上,川酒展區以“翠竹、熊貓、山河圖”為核心元素,搭建起參觀與互動兩大區域,翠綠的竹竿、憨厚的熊貓、濃烈的川酒,構成“川味”十足的川酒展位。展區深處,調酒師以瀘州老窖特曲、國窖1573為基酒調制出融合中西風味的創意雞尾酒,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品鑒。當晚,瀘州老窖更以“川菜+川酒”為媒,將中國白酒的馥郁芳香融入國際友人的味覺記憶,打造沉浸式“東方美學盛宴”。
“中國白酒的層次感令人驚艷,它既有法國烈酒的濃烈,又蘊含獨特的東方韻味。瀘州老窖讓我對四川這片土地充滿向往,那里不僅有熊貓,還有傳承千年的釀酒智慧。”現場一位法國消費者品鑒后感嘆。
作為川酒龍頭、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的領軍者,瀘州老窖致力于向世界傳播濃香品味,推動中國白酒融入國際主流消費市場,加速中國民族品牌、中國文化“走出去”。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工會主席孫海燕(前排左二)出席活動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工會主席孫海燕表示:“此次川酒全球行是我們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世界各地的朋友近距離感受到中國白酒的魅力,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喜愛。”
瀘州老窖帶動產業新升級
驅動千億產區出海
從酒城瀘州到塞納河畔,瀘州老窖綻放巴黎,展示出瀘州產區強大的創新生產與營銷能力,彰顯著中國白酒出海的底氣與決心。數據顯示,早在2023年,瀘州產區白酒營收就已突破1300億元。而?2024年前十個月,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則實現營業收入1182.3億元,同比增長6.7%,產區影響力顯著提升。
近年來,中國白酒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正以前所未有的面貌走向世界。2024年,四川省發布《川酒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走出去”戰略,鼓勵川酒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川酒的全球影響力。
作為白酒行業的“濃香鼻祖”和瀘州產區的杰出代表,瀘州老窖憑借自身優勢,積極帶動瀘州產區升級轉型,創新白酒產業發展,深化國際化品牌戰略。
一方面,瀘州老窖以創新帶動產業的新格局、新突破。圍繞白酒主導產業,瀘州老窖積極開拓“白酒+”,通過與會展、文旅、美食的跨界,構建了“白酒旅游+生態旅游”“白酒旅游+鄉村旅游”,為產區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提升瀘州白酒產區的影響力、競爭力。
另一方面,在智能化與綠色化雙輪驅動下,瀘州老窖不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啟川酒數智賦能轉型升級之路。依托技術創新,瀘州老窖率先建成了總建筑面積18.13萬平方米智能包裝中心,生產效率提高2倍以上,成為白酒行業首家“燈塔工廠”,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還為整個產區樹立了智能化生產的標桿,為白酒出海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瀘州老窖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在歐洲、北美等市場建立了多個國際營銷中心,提升自身的國際市場份額;同時還與國際知名零售商和酒類經銷商合作,為產區及川酒企業提供了國際化路徑示范。
在瀘州老窖的帶動與瀘州產區各酒企的助力下,瀘州白酒產業園區提出:力爭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1540億元,到2030年突破2000億級,打造“中國酒城·國釀半島”靚麗IP。
白酒出海不僅是商業的遠征,更是文化的交融與共鑒。從市場拓展到供應鏈國際化,從智能化生產到文化輸出,瀘州老窖的一杯杯白酒中,不僅蘊含著中國濃香味道,更傳遞出中國白酒產業的經濟力與文化力,助力中國白酒出海持續邁向新紀元。
文/十一
編輯|蒲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