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月社融規模增量為7.06萬億元;去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丨金融早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06:44:56

每經編輯 馬子卿    

|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

NO.1 央行: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5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22萬億元,同比多增3793億元。

點評:央行數據顯示,2025年1月社融增量超7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強化。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或進一步優化,暗示制造業、基建等領域融資需求回暖,相關行業有望通過資本擴張提升經營效率;銀行板塊或受益于信貸規模擴張及資產質量改善預期,頭部機構議價能力或增強。整體來看,社融超預期釋放流動性寬松信號,疊加經濟復蘇動能,或推動市場風險偏好向周期及成長板塊傾斜,但需關注后續資金實際落地效率及結構性分化風險。

NO.2 財政部劃轉中國農業再保險55.9%股份至中央匯金

日前,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其控股股東財政部將其持有的中國農業再保險的全部股份(占總股本的55.90%),無償劃轉給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劃轉完成后,財政部將不再持有任何中國農業再保險股權,中央匯金將持有中國農業再保險約55.90%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此前,中國信達、長城資產、東方資產已披露,財政部所持三大AMC公司股權均已劃轉至中央匯金。

點評:此次股權無償劃轉,顯示國家在優化國有資本布局上的決心,有利于提高國有金融資本運營效率。對中國農業再保險而言,中央匯金作為控股股東,將可能帶來更穩健的經營策略和市場影響力。同時,這一舉措或對保險、再保險板塊產生示范效應,促進行業資源整合。對于整體股市,此事件反映出政策層面支持金融企業深化改革,有利于增強市場信心。

NO.3 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國際收支繼續保持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占GDP的比重維持在合理區間。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5年將繼續推進外匯管理改革,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點評:國際收支的穩定為人民幣匯率提供了支撐,有助于增強外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投資者可關注受益于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出口型企業及外資流入較多的板塊。

NO.4 深交所:上周共對125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深交所官網顯示,2月10日至2月14日,深交所共對125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情形;共對5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并上報證監會2起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線索。

點評:深交所近期強化監管力度,對異常交易行為采取自律措施,顯示監管層維護市場秩序的決心。此舉措或提升投資者信心,有利于市場穩定。

NO.5 陳茂波:發債融資推動基建 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

2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志稱,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把握科技變革機遇的關鍵。特區政府會通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項目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到制約。

他表示,香港需要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足夠空間及基礎設施,吸引科技企業落戶香港、加大其在港研發或高端制造業務的規模,抓緊前沿科技迅速發展帶來的機遇。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陸續啟動,加上其他重要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特區政府的工程開支進入高峰期。

點評:香港特區政府擬通過發債融資提速北部都會區基建,凸顯對科技產業及高端制造的戰略布局。此舉將強化香港創科生態,吸引企業落戶及擴大研發投入,直接利好本地基建、地產及科技板塊,尤其是參與片區開發及科技園區運營的企業。大規模基建周期疊加債券市場擴容,或帶動建材、工程服務等上下游產業鏈需求,同時為金融機構創造長期債券承銷及資管業務增量。此外,項目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可能催化跨境資源整合,推動深港河套合作區等創新載體協同發展,長期提升香港在大灣區產業鏈中的樞紐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 保險 金融 國際收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