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07:35:27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丨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丨
NO.1 寧德時代2024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排名第一
2月14日,儲能領域權威咨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2024年全球市場儲能出貨排行榜,寧德時代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在近期SNE公布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中,寧德時代也實現連續8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一。InfoLink Consulting刊文指出,寧德時代“儲能作為第二增長極”戰略成效顯著。
點評:寧德時代“儲能第二增長極”戰略成效顯著,借力300Ah+大電芯技術卡位大儲賽道,提前鎖定500Ah+下一代技術高地。當前儲能行業已進入寡頭競逐階段,CR10超90%的格局封堵新玩家上升通道,技術迭代與產能規模構筑雙重“護城河”。但需警惕2025年行業增速放緩至25%的預期下,儲能電芯市場或將加劇頭部企業技術軍備競賽,產業超額利潤或隨產品升級周期收窄。
NO.2 通威股份:終止向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性增資
2月14日,通威股份公告,決定終止向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性增資,交易總計金額不超過50億元。終止原因是部分商務條款未能達成一致。終止本次增資事項不會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點評:通威股份主動叫停對潤陽新能源的增資計劃,雖因商務條款分歧未達預期,但企業果斷止損更顯戰略定力。短期看,該決策對通威千億級業務體量影響有限,反而釋放出理性擴張信號。光伏行業正處于技術迭代與產能整合關鍵期,龍頭企業投資策略轉向審慎,折射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建議投資者關注通威后續在N型電池、組件領域的資本布局。
NO.3 世界首艘帶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建造完畢
2月15日,近日在上海市長興島的上海中遠海運重工碼頭,世界上第一艘安裝碳捕集和封存設備的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建造完畢,計劃于本月底交付使用。這艘船長333米、寬60米,日產原油量可達12萬桶。而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僅能捕集航行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還能利用廢氣熱能發電,實現環保與節能的雙重目標。這一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我國在海上碳捕集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點評:此技術突破使我國在海上碳捕集領域占據戰略高地,為年排放3800萬噸二氧化碳的海上油氣行業提供減排新范式。隨著全球碳關稅機制深化,此類綠色裝備或將重塑油氣產業鏈價值分配,催生千億級碳捕集技術市場。但需關注技術商業化成本及國際海事環保標準銜接問題,這既是產業機遇亦是轉型挑戰。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