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15:21:17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復旦大學最終研究成果顯示已成功獲得三氟甲基亞磺酸鋰(CF3SO2Li)。據報道,該技術可以精準補充電池中損失的鋰離子,使循環壽命從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過12000-60000圈。請問公司是否和復旦大學有過類似的研發合作,是否具備生產三氟甲基亞磺酸鋰的條件和能力?
瑞泰新材(301238.SZ)2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與復旦大學未開展相關合作,且公司目前不生產三氟甲基亞磺酸鋰。公司將持續關注電池材料行業發展動態與市場機會,加強相關產品的研發工作。
(記者 譚玉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