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15:52:55
每經編輯 程鵬
2月17日,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小幅上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27%,深成指漲0.39%,創業板指漲0.51%。
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截至17日收盤,全市上漲個股3702只,漲停114只,下跌個股1650只,跌停7只。滬深兩市成交額1.97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270.11億元。
總體來看,AI應用股繼續活躍,騰訊云、AI醫療、教育等方向大漲,東華軟件等多股漲停。機器人概念股午后爆發,長盛軸承漲停再創歷史新高。AMC概念股震蕩走強,銀寶山新等漲停。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沖高回落走勢分化,夢網科技上演“天地板”;影視股集體調整,光線傳媒跌超10%。
概念板塊上,教育、種植業與林業、農機、人形機器人、轉基因、液冷服務器、醫療服務、環保設備等板塊漲幅靠前;
影視院線、貴金屬、短劇游戲、能源金屬、金屬鉛、金屬鋅、金屬鈷、黃黃金概念、工業金屬等板塊跌幅靠前。
熱點股方面,2月17日,A股中國聯通(600050)連續第二日觸及漲停,成交額超136億元。
這幾日,因為關注度高,光線傳媒(300251)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二,討論度幾乎和哪吒一樣熱。2月17日,光線傳媒博弈最激烈,盤中上演“40CM”天地板。該股早盤大幅高開,開盤后迅速漲停,短暫幾分鐘之后,股價直線跳水,最低跌至27.78元,觸及20%跌停,隨后跌停板又被打開。截至收盤,光線傳媒下跌14.6%,股價報29.66元,全天成交額為223.46億元,最新市值已跌至870億元。
此前8個交易日(2月5日至2月14日),光線傳媒已累計上漲264.43%,市值暴增約720億元,總市值達1019億元,續創歷史新高。2月14日上午,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微博發文稱,百尺竿頭,還有好多步。
很多網友都評論說,在連續多個漲停后,光線傳媒這樣的市場行情過于刺激,也不知道該繼續追漲還是見好就收了。
港股方面,“騰訊系”集體走高,騰訊控股(HK0700)漲一度超5%,微盟集團漲超10%,閱文集團一度漲超7%。
消息面上,2月16日,騰訊確認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索的同時,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部分測試用戶,可在微信對話框頂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點擊進入后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
2月17日,騰訊文檔宣布AI文檔助手正式接入DeepSeek模型滿血版。接入后,用戶在AI文檔助手中選擇DeepSeek-R1模型即可直接使用,騰訊文檔小程序、網頁版AI全屏頁、移動端、桌面端均可體驗。此外,騰訊文檔接入滿血版DeepSeek-R1模型后,還支持實時聯網搜索,含微信公眾號、騰訊文庫在內的全網權威信息源。
圖源:騰訊文檔
2月13日,騰訊AI助手“騰訊元寶”迎來重大更新,同時支持混元和DeepSeek兩大模型,打開騰訊元寶并進入對話界面,即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騰訊元寶提供的DeepSeek支持聯網搜索,并整合了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騰訊生態信息源,能為用戶提供更穩定、實時、全面、準確的回答。
開源證券指出,DeepSeek-R1與騰訊混元模型具有較強技術互補性,DeepSeek-R1在長文本推理和復雜邏輯推演上有優勢,能彌補混元模型在即時性問答之外的短板,在處理“對比分析類”問題時,可整合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及全網信息源,生成結構化答案。作為月活超過10億的超級流量入口,微信測試接入DeepSeek,有望加速AI在C端場景滲透,同時有望形成數據飛輪效應,微信用戶產生的海量交互數據可反哺模型訓練,國產AI模型能力有望持續強化。
根據騰訊2024年三季度財報,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13.82億。根據微信公開課PRO數據,截至2022年搜一搜月活用戶增長至8億,搜索量同比增長54%。海量用戶基礎,將帶動模型API調用數量快速增長,從而有望拉動更大的推理側算力市場,建議重視國產算力廠商成長機遇。
該機構表示,騰訊系生態受益標的包括深信服、泛微網絡、星環科技、天融信、博思軟件、神州信息、長亮科技、新點軟件、東華軟件等。應用推薦金山辦公、科大訊飛、同花順、合合信息、鼎捷數智、拓爾思、金蝶國際、焦點科技、稅友股份、上海鋼聯、致遠互聯、普元信息等,受益標的包括每日互動、高偉達、漢王科技、金橋信息、漢儀股份、三六零、萬興科技、潤達醫療、彩訊股份、福昕軟件、新致軟件、漢得信息、興圖新科等。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DeepSeek通過算法優化大幅降低了模型訓練成本,如果騰訊大規模采用這一路徑,將有效緩解市場對其AI投入產出效率的擔憂。
實際上,自2月以來,華為云、阿里云、360數字安全、火山引擎等多個平臺都宣布上線DeepSeek大模型。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杜恒峰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資料圖 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wind、公開信息、證券時報、界面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