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發展新型儲能制造業出臺路線圖: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面向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用戶推動配置新型儲能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7 23:05:02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案》還強調,要引導優化供需關系,引導各地區科學有序布局新型儲能制造項目,依托研究機構開展行業運行監測預警,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新型儲能制造業是為新型儲能提供能量存儲、信息處理、安全控制等產品的制造業總稱,以新型電池等蓄能產品和各類新型儲能技術為主要領域,也包括電源管理芯片、電力電子器件、熱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統等環節。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方案》指出,新型儲能制造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新興領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的基礎支撐。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方案》時表示,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快速發展并取得積極進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體系加速完備,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龍頭企業培育成效顯現,全球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方案》旨在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等增長引擎,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國內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已突破70GW(吉瓦,功率單位),標志著新型儲能行業正式步入一個深度變革與高速發展交織的新階段。根據部分省份發布的新型儲能發展規劃,預計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鏈和供應鏈產值目標總額超2萬億元。

“《方案》的出臺,對于提升新型儲能市場熱度,推動工程化應用,激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推進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勇說。

記者注意到,《方案》共提出實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行動、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實施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行動、實施貿易投資合作提升行動等六大行動。

《方案》提出的六大行動 圖片來源:工信部

劉勇表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新型儲能在發展初期面臨著諸多技術、成本、商業模式等難題,迫切需要政策的引導與扶持。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緊密結合不同應用場景國內外市場動態變化以及技術迭代升級情況,適時對相關政策措施進行調整與完善。

引導各地區科學有序布局 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在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方面,《方案》提出,要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加強鋰電池等產能監測預警,防范盲目投資和無序發展風險。組織開展新型儲能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引導企業把握發展節奏,結合區域內產業基礎、市場需求等情況,合理制定產業發展目標,有序部署產業規模。

同時,要引導優化供需關系,引導各地區科學有序布局新型儲能制造項目,依托研究機構開展行業運行監測預警,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記者注意到,2月9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

對此,劉勇對每經記者表示,新能源發電“強制配儲”政策是近幾年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政策調整后,儲能不再作為新能源建設的必要條件,而是由投資方結合實際需求進行配置規劃。目前各地電網接納風光容量基本上達到上限,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的收益不確定性增大,項目投資和開發速度可能減緩。

考慮儲能投資成本高及成本回收不確定等因素,如出現價格的倒掛現象,將直接導致新能源項目無配儲需求,直接影響新能源項目投資。尤其對于光伏項目,配儲缺乏主動性,普遍進入觀望狀態,短期市場需求會減少。

“長期來看,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有助于解決儲能設施‘建而不用’、利用率低等問題,充分發揮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價值。”劉勇表示,經濟性是儲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源側和網側儲能項目面臨出租率低、租賃價格下降、出租周期縮短、容量補償機制不足、多個省份下調調峰補償的價格上限、現貨市場出清價格偏低、部分電站總體利用情況不及預期等問題,而用戶側儲能面臨用電曲線特性、峰谷價差、安全性需求、場地需求、綠電、大工業用戶直供電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方面,《方案》提出,要推進電源和電網側儲能應用。積極鼓勵探索火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支持開展新型儲能配合調峰、調頻等多場景應用。

同時,拓展用戶側儲能多元應用。面向數據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業園區、工商業企業、公路服務區等對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要求高和用電量大的用戶,推動配置新型儲能。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積極推進新型儲能技術產品在工業領域應用。鼓勵城鎮供熱合理配置新型儲能。發展個性化、定制化家用儲能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儲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