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8 10:06:47
東寶生物的此次違規事件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在資本市場上,合規經營、信息透明和資金使用的合理合規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上市公司應當通過健全內部管理機制,確保在募資、投資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規范操作,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近日,東寶生物(SZ300239,前收盤價5.68元,市值33.72億元)因募集資金管理違規,接連收到內蒙古證監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警示函與監管函。這一事件凸顯了公司在資金管理、信息披露和募投項目執行方面存在的多重問題,不僅反映了東寶生物的內部管理漏洞,也再次警示了資本市場對于上市公司合規性的高要求。
根據內蒙古證監局的現場檢查,東寶生物在2023年發行可轉換債券所募集資金的現金管理過程中,超出了董事會授權的額度,且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這一行為違反了資金管理的基本規范,最高時點現金管理余額超過授權額度600萬元。此外,東寶生物還未能按董事會授權的時間框架使用募集資金投資產品,且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信息披露。更有甚者,公司在實際執行募投項目時,未按照公告披露的時間節點完成項目進展,且未能及時披露投資進度調整的具體原因,這種信息披露的不及時和不透明,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在一系列違規行為的背后,東寶生物的財務狀況也難言樂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3.82%,歸母凈利潤下降30.43%,且經營活動現金流大幅下滑超過70%。這表明,東寶生物不僅面臨著合規管理的風險,其核心業務也在市場環境和內部運營的雙重壓力下出現了顯著波動。公司對此解釋為市場階段性波動,產品銷量和售價下降導致了收入和利潤的減少。營收下滑與現金流堪憂的背景下,如何在確保合規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業務,成為擺在公司管理層面前的一大挑戰。
此次監管機構的“雙函”處罰,提醒所有上市公司必須嚴格遵守資金使用和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在募集資金使用過程中,企業應當保持透明度,并嚴格按照董事會授權的范圍和時間安排進行資金管理和投資。這不僅是對投資者負責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合法合規運營的基礎。
東寶生物面臨的這次監管處罰,也為其他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作為一個已有多年上市歷史的企業,其管理漏洞暴露的背后,是合規意識和內控體系的缺失。資本市場的高效運作離不開每個企業的自律,而企業是否能夠做到依法依規,直接關系到其市場信譽和長遠發展。東寶生物如果不及時進行整改并加強合規管理,不僅可能面臨進一步的監管處罰,也將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和投資者信心。
總結來說,東寶生物的此次違規事件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在資本市場上,合規經營、信息透明和資金使用的合理合規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上市公司應當通過健全內部管理機制,確保在募資、投資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規范操作,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