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8 19:23:34
2月18日,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Omdia公布了2024年全球電視出貨量。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2.08億臺,其中,海信系電視全年出貨量達到2914萬臺,出貨量份額占14%,排名全球第二。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盡管自2019年就進入存量時代,期間甚至有品牌退出市場,但在經濟復蘇、政策紅利等因素驅動下,大尺寸化的加速,成為全球電視品牌2024年的競爭焦點。
2月18日,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Omdia公布了2024年全球電視出貨量。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2.08億臺,其中,海信系電視全年出貨量達到2914萬臺,出貨量份額占14%,排名全球第二。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政策激勵與市場強勁需求的雙重驅動,電視大尺寸化加速,75英寸及以上大屏電視市場成為全球品牌競爭的焦點。其中,中國品牌表現亮眼。
“2024年‘雙11’期間,75英寸電視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尺寸,銷量占比已經接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市場上每賣出3臺電視,就有一臺是75英寸的電視。”在2024年12月份與記者交流時,一位國內某電視頭部廠商人士稱。
群智咨詢數據顯示,受超大尺寸電視拉動,2024年全球電視平均尺寸52.英寸,增長了1.1英寸,而中國市場在“能效補貼”政策拉動下電視出貨平均尺寸更是達到了63.5英寸,增長了4.2英寸,預計2025年中國電視市場出貨平均尺寸將突破65英寸。
進入2025年以來,各大電視廠商對大屏市場的爭奪已經白熱化。在“2025 CES全球消費電子展”(2025年美國消費電子展)上,“百寸巨幕”成為各家爭奪的焦點,主流品牌積極布局超大屏市場,TV產品尺寸的上限不斷被刷新。三星展出了115英寸的Neo QLED產品以及100英寸新品,海信則推出116英寸的全球首款RGB-Mini LED電視。從品牌的產品布局來看,國際品牌及TCL堅守85英寸/98英寸,其他中國品牌則主推85英寸和100英寸。同時,頭部品牌競相爭奪100英寸+巨幕市場。
在大屏化“突圍”的同時,高能效電視產品銷量和銷額增長迅速,也讓電視廠商有了突破存量的新方向。此前,來自海信集團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4年以來,大模型和生成式AI正在加速顯示終端的進化,為電視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
群智咨詢近日發文稱,2024年全球電視市場在經濟復蘇、政策紅利等因素驅動下,扭轉了過去三年出貨量連續下跌的頹勢,出貨數量實現了同比1.8%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