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07:26:07
原力數字申請北交所IPO獲得受理,引發廣泛關注。這家公司主要從事游戲、動畫等3D內容受托制作業務。此次北交所申報,擬募資4.88億元。2025年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爆火,原力數字作為其特效公司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不過,公司在招股書中未提及參與《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具體情況。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025年春節檔,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持續爆火,連續創下多項票房紀錄。
據網絡平臺數據,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6.98億美元,超過《頭腦特工隊2》(2024),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成為該榜冠軍。該片也成功升至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位。
圖片來源:豆瓣
火熱之下,電影背后的特效公司也備受關注,正在闖關北交所的江蘇原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力數字)就是其中之一,其在2024年最后一天申請IPO獲得受理。
原力數字主要從事游戲、動畫和其他行業的3D內容受托制作業務,2021年曾申報創業板IPO,但由于開展原創動畫電影業務出現大額虧損等原因,公司最終撤回申請文件。
近幾年來,原力數字的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業務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2024年上半年,由于確認收入的大型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項目相對較少,公司當期收入規模和占比有所下降,業績可持續性有待觀察。
近期,原力數字作為《哪吒2》的特效公司而受到關注,不過,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內并沒有提及參與《哪吒2》制作的相關情況,僅在介紹國內動畫市場概況時,將《凡人修仙傳》《哪吒》等產品列舉為國產動畫作品案例。
實際上,原力數字第一大收入來源是游戲3D內容受托制作。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該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2.55億元、2.69億元、2.75億元和1.3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64.41%、53.78%、52.34%和56.42%,收入有所增長但收入占比下降,主要系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收入增長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游戲行業市場曾出現波動,與公司游戲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走勢不同。2022年,全球游戲市場、中國游戲市場規模分別同比下降5.09%、10.33%,而公司游戲領域業務量增長7.26%。對此,交易所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各項業務增長是否與細分行業下游市場需求變化相符。
報告期內,公司游戲3D內容受托制作業務的項目平均收入分別為40.30萬元/個、39.63萬元/個、54.81萬元/個和41.90萬元/個。2023年,因公司減少性價比低、規模相對小的項目,使得項目數量有所降低,提升了項目平均收入。2024年上半年,因當期完成交付并確認收入的大項目減少,導致當期項目平均收入降低。
相比游戲領域,近幾年原力數字收入增長主要依靠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各期收入分別為1.24億元、1.83億元、2.32億元和1.0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1.22%、36.54%、44.22%和42.63%,公司參與制造的動畫作品包括《捉妖記2》《全職高手》《凡人修仙傳》《遮天》《故宮里的大怪獸》等。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隨著公司承接大型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項目的能力逐步增強,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業務收入規模和占比逐步增加。不過2024年上半年,確認收入的大型動畫3D內容受托制作項目相對較少,當期收入規模和占比有所下降。
記者注意到,公司曾于2021年申報創業板IPO,而當時披露的部分動畫領域主要客戶已消失在報告期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如2020年第二大客戶金色世紀文化傳媒無錫有限公司,銷售內容主要為“《凡人修仙傳》第一季3D數字內容制作服務”;2019年第一大客戶上海檸萌悅心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銷售內容主要為“《全職高手》3D數字內容制作服務”,2018年第一大客戶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銷售內容為“《爵跡2》3D數字內容制作服務”。
《凡人修仙傳》《全職高手》《爵跡2》等都為系列類大型動畫,上述客戶變動,對公司連續類動畫項目訂單的可持續性是否存在影響?
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除《凡人修仙傳》《遮天》《故宮里的大怪獸》以外,對于連續性或系列類的游戲和動畫項目,是否持續由公司提供3D內容制作;分析說明公司與主要客戶合作的穩定性及可持續性,是否具備持續獲取訂單的能力,是否存在被其他競爭對手搶占客戶的風險,并提供相關依據。
原力數字主要聚焦3D數字內容受托制作,簡單來說,就是“代工”業務。其實,原力數字也曾發力原創動畫的內容制作,但事與愿違,不僅未能實現轉型,還造成公司大額虧損,這也是公司前次創業板IPO未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由原力數字自主創作、拍攝的動畫電影《媽媽咪鴨》上映,該項目實際制作成本為2.32億元,但總票房為3491.20萬元,未能覆蓋宣發成本,公司未實際分得票房分賬收入。2018年,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高達3.39億元;《媽媽咪鴨》項目虧損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合計超過3億元。
圖片來源:豆瓣
由此,原力數字對原創業務進行調整,終止開發《故宮里的大怪獸》項目外的其他原創數字內容創制項目。
對于創業板IPO終止原因,2024年7月,原力數字在申報掛牌新三板時回復問詢函表示,前次申報報告期公司利潤規模偏小且存在大額虧損,同時,原創數字內容創制業務為公司主營業務之一,存在《媽媽咪鴨》動畫電影于2018年在院線上映的情況。公司綜合考慮當時的上市審核政策和形勢、自身業績情況及發展戰略調整,決定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原力數字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12億元、5.03億元、5.27億元和2.4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53.79萬元、6911.53萬元、8563.35萬元和3893.15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報告期末,原力數字合并口徑未分配利潤為-7657.80萬元,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原力數字表示,公司自2019年起已實現盈利,但由于歷史上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較大,尚無法完全彌補累計虧損,因此存在上市后短期內不能進行利潤分配的風險。
此次申報北交所上市,原力數字擬募集資金4.88億元,相較前次創業板IPO擬募集資金3.59億元,金額增加超過30%。其中,最大的募投項目為“原力數字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項目”,項目擬投資總額5.57億元,其中擬使用募資3.64億元。
記者注意到,上述募投項目與公司2021年申報創業板時的募投項目“原力數字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在實施主體、地點和項目用途等的介紹一致,但申報創業板時相關募投項目投資總額和擬使用募集資金金額均為2.50億元,相比之下,若實際為同一項目,則闖關北交所時募投項目投資總額增加了約3億元。
根據原力數字2024年7月回復內容,(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工程進度達到70.00%,結合項目實際情況,該項目預計于2024年年底前竣工驗收。
此次申報北交所上市募投項目“原力數字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項目”是否為此前申報創業板的相關募投項目?如果是,公司大幅增加投資金額是否具有合理性?這些還有待原力數字解釋。
股權結構方面,目前,原力數字共有33名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趙銳,其直接持有公司12.14%的股份,并通過兩個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控制公司18.12%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30.26%的股份表決權。
記者注意到,有多家機構(合伙企業)持股達10年以上,且部分合伙企業的合伙期限即將到期。
2011年3月,蘇州華慧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蘇州華慧)等機構參與增資;2014年2月、2015年3月,蕪湖領航基石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領航基石)、珠海富海鏵創信息技術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富海鏵創)等股東先后通過受讓股權成為公司股東,這些股東仍在公司股東名單中。
當然,也有部分股東在公司2022年5月終止IPO后選擇退出。2022年12月,北京啟正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轉讓股權選擇清倉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持股時間較長,部分股東的合伙期限即將到期。其中,領航基石、蘇州華慧等共持有公司27.39%股份的股東的合伙期限將于2025年4月至12月先后到期;富海鏵創等共持股11.30%的股東的合伙期限將于2026年3月至12月先后到期。
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股東合伙期限延期是否存在較大障礙,能否確保符合現行鎖定期和減持規則要求,是否可能影響公司股權清晰穩定和經營穩定性。
對于北交所IPO相關事宜,2月17日及2月18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原力數字并發送了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