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機場呼之欲出,它要爭奪“第四城”?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00:53:22

每經記者 肖純    每經編輯 金冥羽    

wzRMnLyrf35YcGeKa6PjSS8ganncYsqbVjeoQaAAAMqx3jIBRcoTXg0RFV7gB2o6vwzxJOpQKZUTFibefTobNkg.jpg

“廈門連接世界的新窗口”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復:同意新建廈門機場命名為“廈門翔安國際機場”。

這個位于廈門翔安區大嶝島的超級機場,總投資555.74億元,一期規劃建設5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2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最高的4F級。

廈門希冀打造中國東南沿海最高等級機場,機場核心區總規批復用地20.16平方公里,相當于11個鼓浪嶼。在面積不大的廈門,這樣的大工程顯得尤其矚目。

預計明年,翔安機場將取代高崎機場,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現有的高崎機場,曾經創造過很多紀錄,見證了廈門經濟的起飛。未來翔安機場能否續寫輝煌,為廈門帶來更多想象力?

01

城市之“門”

2024年,廈門高崎機場旅客吞吐量2791萬人次,全國排名第17位。

排在廈門之前的,很多是人口千萬甚至兩千萬的超大城市。廈門人口532萬,相當于以“小”撐起了大機場。

在含金量更高的國際方面,高崎機場是全國前八的民航國際口岸、全國第四大國際中轉機場,屬于門戶機場。

高崎機場還是國內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運行效率也是國內最高的。

此外,高崎機場也是國內最賺錢的機場,創造了連續盈利31年的紀錄,負債率、凈利潤率等財務指標比上海機場、北京機場更出色。

以高崎機場為基地的廈門航空,是國內唯一連續盈利37年的航空公司,疫情中也未見虧損。

自1983年通航以來,高崎機場就一直創造著各種紀錄,它是中國第一家完全利用國外貸款進行建設的機場,也是全國第一家交由地方管理的機場,還創造了中國混凝土機場跑道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的高速施工范例。

廈門處于全國鐵路網的末梢,城市主體位于島上,極為不便。可以說,機場在廈門的城市發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高崎機場為廈門打開了“門”,帶來萬千外資和經濟機遇,帶動特區崛起。

民航分析師林智杰認為,廈門是城市經濟與民航業協同發展的典型。廈門有獨具特色、連續盈利的本土航空公司,織密航線網絡,也有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高的機場。廈門是外向型經濟,商旅客流大,從機場去另一座經濟大市泉州也很方便。而且廈門旅游資源豐富、服務業發達,為航空提供豐富的客源,民航業又很好地服務經濟的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wzRMnLyrf35YcGeKa6PjSS8ganncYsqb5ibpWP7oUI7sLeQK6iaW8I54g1KKiaD6gYt8Ab9SzSicPsdU5YAn7p2WNQ.png

廈門高崎機場的“圍城”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截圖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使用了超過四十年的高崎機場,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但多年的城市發展,位于市區的高崎機場周邊無論土地還是凈空,都已不具備擴建條件。

去年,高崎機場以一條跑道,創造了旅客吞吐量2791萬人次的歷史最好成績,這樣的運營效率,在全世界單跑道機場中都不多見。比廈門吞吐量僅多400萬人次的武漢天河機場,已是三跑道的“豪華配置”。

早在2007年,廈門就開始新機場的選址工作。經過數年比選,于2014年確定選址翔安區大嶝島東南端,距離廈門市中心約25公里。

新機場以“1個主航站區、2端進場交通、3座航站樓和4條跑道”為基本格局,分三期建設,計劃于今年底基本建成。

當地媒體憧憬,新機場成為“廈門連接世界的新窗口”。

02

空間重塑

按定位,廈門新機場是中國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兩岸交流門戶機場,是國家支持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大基礎設施,是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

這些定位,讓面積不大的廈門畫出大手筆:

總規批復用地20.16平方公里,占地面積相當于11個鼓浪嶼。僅一期工程就建設5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兩條跑道、195個停機位、4F飛行區可滿足A380、B747等世界最大客機起降。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平均每天能保障一千多架次機起降。

wzRMnLyrf35YcGeKa6PjSS8ganncYsqbw6tzuiaGX5VM9c08etefdP80zSfz6FxnQSiaCT82InYByWcprX8ORjhg.jpg

廈門新機場效果圖 圖片來源:廈門日報

在廈門的藍圖里,這里不止是一座機場,而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廈門規劃圍繞“三大主導產業,九大重點方向”,按照功能劃分,布置機場核心區、臨空商務區、綜合保稅區、航空工業及物流園區、科教研發區和綜合配套區,通過產業帶動,實現片區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的轉變。

“新機場,不僅指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更蘊含了發展理念、服務模式與經濟效益的全面革新。”廈門市機場片區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葉文語透露,翔安機場及周邊片區將集聚全球航空產業資源,助力產業升級,力爭打造成為區域引領、兩岸融合的產業新城。

去年,廈門航空產業園已先于新機場建成投產。該產業園不僅可滿足廈門高崎航空工業區企業的搬遷、增資擴產的需求,還將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圍繞廈門臨空經濟形成集聚效應。目前,產業園已吸引廈門霍尼韋爾、太古、宇航等14家航空產業領軍企業意向入駐。

在當地媒體看來,新機場是一項策劃醞釀多年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更是一項縱深推進“提升本島、跨島發展”重大戰略的百年工程。

過去,廈門城市主體長期集中在島內。155.99平方千米的面積,人口211萬。島內13532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僅遠高于島外,甚至高于新加坡8058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

隨著機場外遷,島外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島內也將得到“減負”。

高崎機場關閉后騰出的寶貴空間,將被打造成為一個集創新源泉和頂級服務為一體的國際貿易中心和區域科創中心。

這一規劃意味著,廈門島內的高崎機場片區將迎來一次全面的轉型和升級,從傳統的交通樞紐轉變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氣息的國際商務和科技中心。

屆時,廈門的城市空間有望迎來歷史性重塑。

wzRMnLyrf35YcGeKa6PjSS8ganncYsqbhic0EoFxZgYW6C3VaXpxmbmr5kicYIibmJaR1AGbjXn8jQEPWECpx38RA.jpg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99820

03

國際樞紐

縱觀全球,像翔安機場這樣的海島型大型機場,并不多見。

民航規劃設計專家孫偉指出:過去30多年中國航空市場的蓬勃發展,迫使更多的機場不得不向海要地。對填海機場來說,土地是最大的權重。應該通過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和土地使用率,降低土地規模,進而降低填海的成本。簡單說,機場效率高,土地需求就會少;機場效率低,土地等資源的需求就大。

“在國內同級別的機場中,廈門機場的基礎設施使用效率、資源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在孫偉看來,新機場跑道間距偏大,增加了飛機的滑行距離,也相當于增加了能耗與旅客時間。

孫偉還認為,基礎設施投入略微滯后航空業務量的增長,是機場保持高效運營以及持續盈利的關鍵。新機場規模大、投入大,未來盈利的壓力也會增大。

挑戰還不止這些。參考其他城市的經驗,此前,青島在膠東機場啟動后,直接關閉了流亭機場。由于膠東機場太遠,加上高鐵補位,改變了一些人往返青島的出行習慣。一般來說,新機場落成能大幅釋放運力,從而讓客流邁上臺階。而直到2024年,膠東機場客流量才略微超過流亭機場2019年的客流。

廈門同樣選擇在啟用翔安機場后,關閉高崎機場,是否也會遭遇類似的問題?

林智杰不認為廈門會遇到這種問題——翔安機場距離市區不遠,廈門只是將機場從市中心搬到了市區外圍,而“不是從一座城市搬到另一座城市”。而且翔安機場交通方便,開車只需半小時,還有兩條地鐵和城際鐵路。此外,翔安機場距泉州更近,更方便泉州這一客源地的市民出行。

去年,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廈門并不在十大國際樞紐之內。

林智杰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兩岸融合等國家戰略不斷深化,民航市場也不斷的發展,相信頂層規劃會適時調整,未來廈門還有很大的發展機遇。

其實從國際能力來看,廈門機場已經具備了很好的身位。國際旅客量全國第七、國際中轉旅客量連續5年全國前四,是全國7個能夠直飛歐美澳和中東的城市之一。

wzRMnLyrf35YcGeKa6PjSS8ganncYsqb2OdYzd0z5cksB0QfPyPk9Hl141MSDz3olZWTTtkLFcAibopAOqycic4Q.png

廈門機場與廈門航空 圖片來源:廈航官網

這些成績,是機場與航司雙向奔赴的結果。擁有218架飛機的廈門航空,已然成為廈門的一張名片。

林智杰認為,當前廈門機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單跑道,制約了機場容量與航班時刻。翔安機場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國際中轉,中轉效率將大幅提高。規劃的四跑道也將大幅提升機場容量。未來隨著廈航和廈門機場實力的增強,有可能成為全國第四大國際樞紐。

記者|肖純?編輯|金冥羽?杜波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