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緊跟熱點!有公司上報“AI+”混合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16:05:51

近期DeepSeek爆火,AI概念股掀起熱潮,多只人工智能主題基金收益可觀。近日華泰保興基金上報了行業首只“AI+”混合型基金。1月17日以來,萬得DeepSeek概念指數上漲超59%,不少產品獲不錯回報。業內人士指出,部分細分方向出現短期交易擁擠信號,短期不適宜盲目追高,中長期科技仍是配置主線。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趙云    

近期DeepSeek爆火,大模型風口再起,AI概念股又掀起一波熱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募基金也在緊跟熱點。證監會官網顯示,華泰保興基金已經上報了一只AI+混合型發起式基金,基金材料已于2月18日獲接收。

事實上,公募行業此前已有多只人工智能主題基金,既有指數型產品,也有主動權益基金。數據顯示,1月17日開始的這波春季行情,萬得DeepSeek概念指數上漲超過59%,年內表現最好的人工智能主題基金收益也超過27%,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華泰保興基金上報“AI+”混合型基金

春節假期以來DeepSeek概念持續火熱,其引領的科技股成為市場交易主線,AI產業的相關板塊表現強勁,股價大幅上揚。

為了抓緊布局相關板塊、捕捉AI紅利,已有基金公司在積極行動。記者發現,近日華泰保興基金向監管提交了一只“AI+”混合型基金的申報材料,已于2月18日獲監管接收。

該產品是一只發起式基金,也是行業首只名稱中包含“AI+”字樣的主動權益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保興基金在2016年7月4日經證監會批復核準設立,是由華泰保險集團發起設立并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大股東為華泰保險集團,所持股份比例為85%,其余15%股份由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骨干股權激勵持股平臺持有。

根據Wind數據,截至去年年底,華泰保興基金的基金管理總規模為519.04億元,在全市場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84位。管理基金共有31只,其中主動權益類產品共有16只、總規模32.83億元。

在此之前,公募行業已有多只人工智能主題基金,此外還有不少主動權益基金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云計算等AI板塊的投資。乘著這一波AI板塊和DeepSeek概念股上漲的東風,不少產品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人工智能主題基金漲幅可觀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從1月17日開始的這波春季行情,萬得DeepSeek概念指數上漲超過59%,帶動AI產業板塊如機器人、云計算等大幅上漲。

以Wind人工智能主題概念基金為例,全市場有可查數據的468只產品中,今年以來獲得正收益的超過九成(份額分開計算)。

在這其中,317只主動權益基金中有71只年內收益超過10%、9只超過20%,其中收益最高的是黃興亮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今年收益達到27.06%;排在第二位的同樣是他管理的萬家經濟新動能基金,年內回報26.79%;此外還有嘉實科技創新、紅土創新智能制造、國新國證新銳、萬家自主創新等多只產品收益超過20%。

年內收益排名前十的人工智能主題權益基金(截至2月18日,不同份額取業績更好,下同)

指數產品方面,年內收益為正的產品超過94%,只有少數幾只產品出現虧損。其中收益超過10%的超過五成,超過20%的也達到10只。

年內收益排名前十的人工智能主題指數基金

除了人工智能主題基金,聚焦機器人、云計算等AI板塊投資的主題基金今年也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首先來看下機器人主題基金,年內表現最好的產品是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年內回報達到47.53%;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永贏先進制造智選A和中航趨勢領航A,今年收益分別為45.90%和39.68%,都交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單。

年內收益排名前十的機器人主題基金

云計算概念主題基金的情況類似,全市場有可查業績的367只產品中,年內正收益的產品超過87%。其中將近四成回報超過10%、還有近30只產品年內收益超過20%。

年內收益排名前十的云計算主題權益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成交占比的上升,AI產業鏈中部分細分方向開始出現短期交易擁擠的信號,階段性會有局部“過熱”。

中信建投策略陳果團隊近期發文指出,對中國科技板塊機會的中期看好邏輯不變,但短期交易層面也需要注意部分主題近期交易擁擠度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短期不適宜盲目追高,優質龍頭公司逢回調可考慮再布局。

華西證券也指出,“春季行情”正當時,AI+仍是配置大方向。展望后市TMT短期微觀交易結構擁擠或放大行情波動性,但中長期科技仍是配置主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