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預警上市十年最大虧損,雪浪環境推員工持股計劃開啟資本大戲?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18:46:49

每經記者 章光日    每經編輯 吳永久    

2025年2月17日,雪浪環境發布了關于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尚未開始購入股票。而作為信心試金石的員工持股計劃,每經資本眼記者研究之后,卻發現雪浪環境的答卷并不那么令人滿意。原本上限僅1000萬元的資金規模,最終繳款竟只有721.3萬元,參與認購員工也低于預期人數。而在這背后,是公司2024年預計高達3.5億至4.95億元的巨額虧損,創下上市十年來最差業績紀錄。

新任資本高手董事長上臺后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是扭轉乾坤的妙棋,還是淪為股價博弈的工具?接下來每經資本眼記者將進行一番詳細探究。

員工持股計劃凸顯信心不足?2024年虧損預計創新高

2024年12月24日,雪浪環境發布了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2025年1月9日,公司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議案。2025年2月17日,雪浪環境發布了關于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從參與對象實際認購和最終繳款的查驗結果來看,雪浪環境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表現略不及預期。

根據雪浪環境此前發布的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擬參與本期員工持股計劃的總人數為不超過180人,本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規模上限為1000萬元(以“份”作為認購單位,每份份額為1元)。而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際參與認購的員工共計133人,參與認購對象最終繳納的認購資金合計721.3萬元(共721.3萬份,每份份額為1元)。

員工持股計劃通常體現了公司管理層及公司員工對公司發展前景的認可,但讓每經資本眼記者疑惑的有兩點:一是雪浪環境本次員工持股資金規模上限本來就不高,僅1000萬元,為何最終繳款僅721.3萬元?二是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擬參與認購員工人數上限為180人,為何最終參與認購的員工僅133人?

上述兩點疑問是否意味著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對于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信心并沒有那么足?對此,每經資本眼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雪浪環境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年前一些員工離職、崗位調整或者心態變化等原因,導致繳納的款項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多。由于董監高的繳納比例是根據員工來的,所以董監高的份額也相應減少了。”

每經資本眼記者對比前后公告發現,董事長謝吳濤持有計劃份額為105萬份,此前擬認購份額上限為150萬份;總經理宋昕持有計劃份額為40萬份,此前擬認購份額上限為70萬份。

(圖片來源:截圖自雪浪環境公告)

雪浪環境2024年的業績預告或許能夠說明一些問題。2025年1月20日,雪浪環境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凈利潤預計為虧損3.5億元至4.95億元,而2023年的凈利潤為虧損4677.87萬元。雪浪環境于2014年上市,2024年是公司上市的第十個年頭,但業績表現卻創下最差紀錄,此前最高虧損紀錄發生于2020年,凈利潤為虧損3.36億元。

2024年雪浪環境業績大幅預虧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下游需求出現萎縮和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業務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工業廢物處理業務和鋼鐵業務,其中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和鋼鐵行業的需求在萎縮,而危廢處置市場的競爭態勢則進一步加劇;二是2024年公司出現多項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高達2.28億元。

實控人變更為國資后業績“變臉” 原控股股東持續減持股份

目前,雪浪環境的控股股東為新蘇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蘇環保),實控人為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2019年至2020年,新蘇環保兩次通過股份轉讓的方式獲得原實控人楊建平等人合計29.86%的股份,成為雪浪環境的控股股東。相關公告顯示,新蘇環保認為,可與雪浪環境實現強強聯合,充分整合雙方資源,拓展業務發展潛力,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打造創新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產業鏈,成為國內一流的專業環保服務商。

然而,雪浪環境的業績表現卻不如人意。在實控人變更為國資的2020年,雪浪環境的業績就出現“變臉”!2020年盡管雪浪環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75%,但凈利潤卻為虧損3.36億元,同比降幅高達473.60%!2021年雪浪環境的業績有所回升,但2022年和2023年,公司再度陷入虧損境地,2024年的虧損預計也會打破2020年的記錄。

(圖片來源:每經投研院制表)

在雪浪環境業績表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原實際控制人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也在通過資本手段減持所持有的股份。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合計持股比例從26.21%下降至25.20%。2024年11月,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將5.40%的雪浪環境股份轉讓給了中證乾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兩人合計的持股比例下降至20.29%。

2024年11月原控股股東還在大額減持公司股份,2025年1月份又發布巨額虧損的業績預告,這讓雪浪環境開始于2024年12月的員工持股計劃顯得值得深究。

新任董事長為資本高手 警惕激勵異化為股價博弈工具

從雪浪環境的股價走勢圖來看,2020年至今,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也就是說,新蘇環保成為控股股東之后,一直都處于浮虧狀態。新蘇環保共支付9.40億元左右的價款,獲得了雪浪環境29.86%的股份,2025年2月18日這部分股份的公允價值僅為4.77億元。而原控股股東楊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算是成功實現了“高位減持”。

(圖片來源:截圖自同花順)

2024年大幅虧損之后,2025年雪浪環境或許也能夠輕裝上陣。從雪浪環境管理層的變動來看,公司或許也會迎來一些變局。2024年7月29日,雪浪環境董事會同意選舉謝吳濤先生為公司董事長。從履歷來看,謝吳濤是資本市場的老將,其曾任職于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平安證券、華林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還擔任過常高新金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此外,謝吳濤還曾主持或參與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紅寶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知名企業的IPO項目及非公開發行項目。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公司新任董事長是一位資本高手,結合目前新股IPO大幅收緊、并購重組市場活躍、擬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與上市公司合作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視雪浪環境資本運作的動向。如果未來公司的資本運作能有起色,也是2020年成為控股股東的國資樂見其成的,其背負的國資增值保值壓力也有望減小。

在2025年1月20日,雪浪環境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的次日,公司股價跌幅僅3.71%,隨后也沒有出現連續下跌的跡象,說明資金并未出現恐慌情緒。而雪浪環境的股東人數也呈現出減少趨勢,同花順數據顯示,2025年1月27日,公司股東總人數為1.22萬戶,而在2024年12月10日,公司股東總人數為1.47萬戶,短時間內大幅減少了17%,股票籌碼呈現被收集的狀態,這也是有市場資金開始關注的一個跡象。

而雪浪環境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其股票來源也是擬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方式),而目前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采用回購股票定向分配,折價率普遍介于30%-50%區間。

如果雪浪環境員工持股計劃選擇風險更大的市場化購買路徑,可以規避業績對賭壓力,但公司2024年業績已經大虧,整個業績處于谷底的狀態,按理說此時設置業績考核門檻來激勵員工,應該更容易達成,那么公司為何還是選擇市場化購買路徑?

對此,雪浪環境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由于采用回購股票定向分配,需要進行業績考核,操作上比較麻煩,加上公司近兩年虧損較多,所以本著自愿原則,就是員工如果覺得公司會發展的更好,才會去參加員工持股計劃。”

有業內人士對每經資本眼記者表示,員工持股計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本質上是將員工利益與股價波動深度綁定,在提升激勵靈活性的同時,亦考驗管理層戰略定力與市值管理能力,需警惕激勵異化為股價博弈工具的可能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25年2月17日,雪浪環境發布了關于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尚未開始購入股票。而作為信心試金石的員工持股計劃,每經資本眼記者研究之后,卻發現雪浪環境的答卷并不那么令人滿意。原本上限僅1000萬元的資金規模,最終繳款竟只有721.3萬元,參與認購員工也低于預期人數。而在這背后,是公司2024年預計高達3.5億至4.95億元的巨額虧損,創下上市十年來最差業績紀錄。 新任資本高手董事長上臺后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是扭轉乾坤的妙棋,還是淪為股價博弈的工具?接下來每經資本眼記者將進行一番詳細探究。 員工持股計劃凸顯信心不足?2024年虧損預計創新高 2024年12月24日,雪浪環境發布了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2025年1月9日,公司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議案。2025年2月17日,雪浪環境發布了關于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從參與對象實際認購和最終繳款的查驗結果來看,雪浪環境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表現略不及預期。 根據雪浪環境此前發布的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擬參與本期員工持股計劃的總人數為不超過180人,本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規模上限為1000萬元(以“份”作為認購單位,每份份額為1元)。而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際參與認購的員工共計133人,參與認購對象最終繳納的認購資金合計721.3萬元(共721.3萬份,每份份額為1元)。 員工持股計劃通常體現了公司管理層及公司員工對公司發展前景的認可,但讓每經資本眼記者疑惑的有兩點:一是雪浪環境本次員工持股資金規模上限本來就不高,僅1000萬元,為何最終繳款僅721.3萬元?二是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擬參與認購員工人數上限為180人,為何最終參與認購的員工僅133人? 上述兩點疑問是否意味著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對于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信心并沒有那么足?對此,每經資本眼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雪浪環境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年前一些員工離職、崗位調整或者心態變化等原因,導致繳納的款項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多。由于董監高的繳納比例是根據員工來的,所以董監高的份額也相應減少了?!? 每經資本眼記者對比前后公告發現,董事長謝吳濤持有計劃份額為105萬份,此前擬認購份額上限為150萬份;總經理宋昕持有計劃份額為40萬份,此前擬認購份額上限為70萬份。 (圖片來源:截圖自雪浪環境公告) 雪浪環境2024年的業績預告或許能夠說明一些問題。2025年1月20日,雪浪環境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凈利潤預計為虧損3.5億元至4.95億元,而2023年的凈利潤為虧損4677.87萬元。雪浪環境于2014年上市,2024年是公司上市的第十個年頭,但業績表現卻創下最差紀錄,此前最高虧損紀錄發生于2020年,凈利潤為虧損3.36億元。 2024年雪浪環境業績大幅預虧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下游需求出現萎縮和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業務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工業廢物處理業務和鋼鐵業務,其中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和鋼鐵行業的需求在萎縮,而危廢處置市場的競爭態勢則進一步加??;二是2024年公司出現多項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高達2.28億元。 實控人變更為國資后業績“變臉” 原控股股東持續減持股份 目前,雪浪環境的控股股東為新蘇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蘇環保),實控人為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2019年至2020年,新蘇環保兩次通過股份轉讓的方式獲得原實控人楊建平等人合計29.86%的股份,成為雪浪環境的控股股東。相關公告顯示,新蘇環保認為,可與雪浪環境實現強強聯合,充分整合雙方資源,拓展業務發展潛力,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打造創新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產業鏈,成為國內一流的專業環保服務商。 然而,雪浪環境的業績表現卻不如人意。在實控人變更為國資的2020年,雪浪環境的業績就出現“變臉”!2020年盡管雪浪環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75%,但凈利潤卻為虧損3.36億元,同比降幅高達473.60%!2021年雪浪環境的業績有所回升,但2022年和2023年,公司再度陷入虧損境地,2024年的虧損預計也會打破2020年的記錄。 (圖片來源:每經投研院制表) 在雪浪環境業績表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原實際控制人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也在通過資本手段減持所持有的股份。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合計持股比例從26.21%下降至25.20%。2024年11月,楊建平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徐慧芬女士將5.40%的雪浪環境股份轉讓給了中證乾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兩人合計的持股比例下降至20.29%。 2024年11月原控股股東還在大額減持公司股份,2025年1月份又發布巨額虧損的業績預告,這讓雪浪環境開始于2024年12月的員工持股計劃顯得值得深究。 新任董事長為資本高手 警惕激勵異化為股價博弈工具 從雪浪環境的股價走勢圖來看,2020年至今,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也就是說,新蘇環保成為控股股東之后,一直都處于浮虧狀態。新蘇環保共支付9.40億元左右的價款,獲得了雪浪環境29.86%的股份,2025年2月18日這部分股份的公允價值僅為4.77億元。而原控股股東楊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算是成功實現了“高位減持”。 (圖片來源:截圖自同花順) 2024年大幅虧損之后,2025年雪浪環境或許也能夠輕裝上陣。從雪浪環境管理層的變動來看,公司或許也會迎來一些變局。2024年7月29日,雪浪環境董事會同意選舉謝吳濤先生為公司董事長。從履歷來看,謝吳濤是資本市場的老將,其曾任職于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平安證券、華林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還擔任過常高新金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此外,謝吳濤還曾主持或參與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紅寶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知名企業的IPO項目及非公開發行項目。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公司新任董事長是一位資本高手,結合目前新股IPO大幅收緊、并購重組市場活躍、擬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與上市公司合作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視雪浪環境資本運作的動向。如果未來公司的資本運作能有起色,也是2020年成為控股股東的國資樂見其成的,其背負的國資增值保值壓力也有望減小。 在2025年1月20日,雪浪環境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的次日,公司股價跌幅僅3.71%,隨后也沒有出現連續下跌的跡象,說明資金并未出現恐慌情緒。而雪浪環境的股東人數也呈現出減少趨勢,同花順數據顯示,2025年1月27日,公司股東總人數為1.22萬戶,而在2024年12月10日,公司股東總人數為1.47萬戶,短時間內大幅減少了17%,股票籌碼呈現被收集的狀態,這也是有市場資金開始關注的一個跡象。 而雪浪環境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其股票來源也是擬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方式),而目前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采用回購股票定向分配,折價率普遍介于30%-50%區間。 如果雪浪環境員工持股計劃選擇風險更大的市場化購買路徑,可以規避業績對賭壓力,但公司2024年業績已經大虧,整個業績處于谷底的狀態,按理說此時設置業績考核門檻來激勵員工,應該更容易達成,那么公司為何還是選擇市場化購買路徑? 對此,雪浪環境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由于采用回購股票定向分配,需要進行業績考核,操作上比較麻煩,加上公司近兩年虧損較多,所以本著自愿原則,就是員工如果覺得公司會發展的更好,才會去參加員工持股計劃?!? 有業內人士對每經資本眼記者表示,員工持股計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本質上是將員工利益與股價波動深度綁定,在提升激勵靈活性的同時,亦考驗管理層戰略定力與市值管理能力,需警惕激勵異化為股價博弈工具的可能性。
雪浪環境 員工持股計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