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螞蟻集團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互聯網巨頭加持下,人形機器人賽道將迎來“風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21:21:15

近日,有招聘平臺信息顯示,螞蟻集團開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系統和應用等崗位。相關招聘主體為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24年12月17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注冊地在上海。對于螞蟻集團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與投入,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旨在探索新的增長點,并與現有金融科技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馬子卿    

2月19日,市場傳出螞蟻集團下場自研智能機器人的消息,隨后螞蟻集團內部人士確認了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和投入。

近日,有招聘平臺信息顯示,螞蟻集團開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系統和應用等崗位。相關招聘主體為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24年12月17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注冊地在上海。

上海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信息
圖片來源:天眼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螞蟻集團內部人士處獲悉,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的一大方向,螞蟻集團去年注冊成立的該公司將聚焦于具身智能技術和產品研發,以推動人機交互的全新服務和體驗。

螞蟻持續布局加大AI投入

2023年,螞蟻集團確定了“AI First”“支付寶雙飛輪”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戰略重點。以支付寶為核心,此后螞蟻加速AI應用布局,在出行、政務、醫療、理財等場景服務億級用戶。

2024年9月消息,螞蟻集團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增補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知名人工智能學者、北京智源研究院創始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宏江被提名為螞蟻集團獨立董事。業內人士指出,這顯示出螞蟻集團對人工智能戰略的高度重視。

對于布局具身智能領域的消息,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受訪時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商業潛力。螞蟻集團可能希望通過布局該領域,探索新的增長點,并推動人機交互的新體驗。此外,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技術還可以與螞蟻集團現有的金融科技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業務升級。

在王鵬看來,螞蟻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對于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至關重要。此外,螞蟻集團還具備豐富的金融場景和海量用戶數據,這有助于其更精準地定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場景,并推動相關技術的落地和商業化。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螞蟻可以利用自身在資金、品牌、生態、數據等方面的優勢來推動人形機器人業務的發展

國內咨詢機構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進一步表示,在資金方面,螞蟻集團擁有龐大的資金實力,可以用于機器人研發和推廣;在技術方面,螞蟻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可以用于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在人才方面,螞蟻集團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和市場人才,可以為公司提供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在市場資源方面,螞蟻集團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數據資源,可以為機器人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支持。

“螞蟻+具身智能”會產生什么效應?

業內人士認為,螞蟻和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結合,有望產生多方面的創新火花。

王鵬認為,一方面,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可以成為螞蟻集團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新入口,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例如,通過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用戶可以在家中或辦公室等場景下,輕松完成金融交易、理財咨詢等操作。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還可以與螞蟻集團現有的支付、信貸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推動業務創新和發展。此外,螞蟻集團還可以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積累,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張新原看來,機器人可以成為螞蟻集團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也可以成為螞蟻集團拓展新業務領域的重要工具,例如在物流、零售、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此外,螞蟻集團可以利用自身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為機器人提供金融服務和支付等解決方案,進一步拓展其業務領域和影響力。

根據高工人形機器人不完全統計,2024年1-10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生69起融資事件,公布金額的融資事件總額超過110億元。其中,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融資占到了總體的86.96%。從國內融資數據看,從本體擴展至具身大模型,國內資本關注焦點往具身腦收斂。

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

一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在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距離商業化還有距離。目前硬件是最成熟的,現在只需要微創新。在具身腦方面,大腦做決策規劃是眼前的主流,小腦做運控實際操作是前瞻,但現在還沒有量產的模型。從融資角度而言,建議投資機構在人形機器人一側保持跟隨。”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42669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遼寧省 新型工業化 機器視覺 國家大基金持股 螞蟻集團 具身智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