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盛金控吸收合并國盛證券獲批;今年以來公募新發募集規模超千億元 | 券商基金早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0 08:11:09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NO.1 今年以來公募新發募集規模超千億元

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明顯提速。截至2月19日,已有124只基金宣告成立,發行規模達90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超35億元。需要說明的是,據第三方渠道消息,首批發行的13只科創綜指ETF認購金額已超過11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規模已超千億元。從募集情況來看,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一是權益類基金發行顯著回暖,多只基金募集規模超10億元;二是債券ETF大規模擴容;三是公募REITs發行又創一項紀錄。匯添富九州通醫藥REIT公眾投資者認購倍數高達1192倍,創歷史新高;四是采用多資產策略的FOF備受資金追捧。

點評: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規模超千億元,顯示出市場資金充裕,投資者信心增強。權益類基金發行回暖,預示著股市可能迎來更多增量資金,對相關行業板塊構成積極影響。債券ETF擴容及公募REITs創紀錄,反映出固定收益類產品需求旺盛,有利于市場多元化發展。多資產策略FOF受追捧,表明投資者對分散投資風險的需求上升,整體市場穩定性有望提升。

NO.2 國盛金控吸收合并國盛證券獲批

2月19日,國盛金控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核準其吸收合并國盛證券的批復。吸收合并完成后,國盛證券解散,國盛金控名稱變更為國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盛金控表示,本次吸收合并不會對公司經營和合并報表當期損益產生實質性影響。國盛金控去年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1.4億元至2億元。

點評:國盛金控吸收合并國盛證券獲準,標志著公司業務整合邁出關鍵一步,有望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此舉對證券行業板塊而言,或將引發市場對行業整合趨勢的關注,影響投資者對同類公司的估值預期。對于股市整體而言,該事件反映出金融行業內部優化升級的動態,可能促使市場對金融板塊的戰略定位和價值重估進行深思。

NO.3 于新利擔任中信證券首席信息官,已在公司服務26年

“券商一哥”迎來重大人事變動。2月19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于新利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方興不再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中信證券披露的于新利簡歷顯示,于新利1999年就加入了公司,今年已是其在中信證券就職的第26個年頭,曾擔任多個重要職務根據《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首席信息官需具備至少十年的信息技術相關工作經驗。

點評:于新利履新中信證券首席信息官,其26年的公司服務經歷預示著內部管理與技術戰略的深度融合。此變動可能增強市場對中信證券信息技術的信心,對券商板塊的信息化進程產生正面推動。同時,此舉或提升整個證券行業對技術人才的重視,對股市整體的信息技術投資氛圍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NO.4 上海證券2024年實現凈利潤9.55億元,同比大增171%

近期除了多家上市券商已披露業績預告或快報外,一些非上市券商2024年成績單也開始浮出水面。2月19日,上海證券披露了2025年度短期融資券發行安排。其中顯示,2024年度上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53.89%,實現凈利潤9.55億元,同比增長171%。此外,公司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業務條線多項指標實現正增長。

點評:上海證券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71%,營業收入顯著提升,反映出券商業務在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領域的強勁增長。此業績公告可能增強市場對券商板塊整體盈利能力的信心,影響投資者對相關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對股市整體而言,這一數據或被視為金融行業穩健發展的信號,有助于提升市場對券商板塊的關注度。

NO.5 錦龍股份6230萬股一拍結束,僅200萬股被成功競拍

2月19日,錦龍股份6230萬股一拍結束。當日拍賣結果顯示,楊志茂持有的錦龍股份6030萬股遭遇流拍,新世紀公司持有的錦龍股份200萬股被成功拍賣。網絡競價成功確認書顯示,競拍者姓名為朱波,拍下價格為2439.72萬元,相當于12.20元/股。2月19日,錦龍股份收盤價為13.94元/股。

點評:錦龍股份拍賣結果出爐,僅200萬股成功易主,反映出市場對該公司股份的謹慎態度。此次拍賣未能顯著改變股份分布,對股價穩定性影響有限。此事件可能引起投資者對錦龍股份未來前景的關注,進而影響對整個券商板塊的信心。對股市整體而言,該事件展示了市場在評估股權價值時的審慎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