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0 17:36:43
2月14日,通威股份宣布終止對潤陽股份的意向性增資,終止原因在于雙方在部分商務條款上未能達成一致。此前,2024年9月,悅達集團向潤陽增資10億元,緩解了其資金壓力。與此同時,潤陽股份高層發生人事變動,總裁唐駿向記者確認離職,目前處于休息狀態。陶龍忠的職位由董事長變更為董事、總經理。
每經記者 張寶蓮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史上最大的光伏收購案落幕,但是潤陽股份——這家曾規模領先的光伏企業的故事還未完結。
2月14日,通威股份(600438.SH,股價20.49元,市值922.46億元)發布公告,稱決定終止向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股份)的意向性增資事項。潤陽股份相關人事變動也引發業內關注。
2月19日,潤陽股份總裁唐駿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其已離職,目前處于休息狀態。
通威終止增資,潤陽股份的資金難題能否被解決?
一位潤陽股份方面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并購終止的影響不大,潤陽和國資深度綁定,悅達增資后資金情況大有改觀。”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8月,通威股份決定與潤陽股份、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等簽署《增資意向協議》,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向潤陽股份現金增資,同時現金收購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前期增資10億元取得的潤陽股份股權,合計取得潤陽股份不低于51%的股權;此次交易額總計不超過50億元。
若上述交易完成,通威股份將控股潤陽股份,并借潤陽海外尤其在美產能補足短板。而潤陽股份也能夠借助通威股份的入股,獲得資金方面的支持。
然而,這筆備受矚目的交易最終未能成行。2月14日,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務條款未能達成一致”,決定終止意向性增資。
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根據公開報道,2024年9月,悅達集團對潤陽股份增資10億元。2024年10月,潤陽云南曲靖13GW 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基地復工復產,2024年12月,潤陽建湖16GW 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基地復工復產。
悅達救場,通威終止增資,伴隨而來的是潤陽股份高層的人事變動。天眼查顯示,2024年9月28日,公司董事長由陶龍忠變更為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而陶龍忠職位變更為董事、總經理。由此,陶龍忠在公司的角色與唐駿發生了重疊。
圖片來源:天眼查截圖
2月19日,唐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其已主動離職,目前仍在休息中。至于離職原因,他表示,系職位有了重疊,并向記者表示:“我在潤陽不能發揮作用了,工作難有價值。我處在不斷補臺的角色上。”
唐駿是光伏圈的資深從業者,曾任職于多家知名光伏企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其履職經歷顯示,他擔任過一些光伏企業的“救火隊長”角色。唐駿曾任無錫尚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尚德新能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等職。
2022年1月,唐駿加入億晶光電(600537.SH,股價2.99元,市值35.47億元),擔任總經理、董事,推動億晶光電實現扭虧,2022年及2023年,億晶光電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27億元、0.68億元,他還主導了10GW TOPCon電池項目的布局。2024年3月,唐駿加入潤陽股份,擔任總裁一職,此后,潤陽股份在美國、泰國、越南等海外市場的產能布局進一步完善。
潤陽股份與悅達集團有過多年的合作。記者梳理公開資料注意到,2013年,陶龍忠創立潤陽股份后,在2017年6月獲得了悅達系企業入股,2017年9月,陶龍忠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僅用6個月的時間建成潤陽悅達一期2.5GW高效PERC太陽電池片項目。2020年至2022年,潤陽股份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電池片出貨量前三。
2023年6月,潤陽股份獲得IPO注冊批文,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擬募資40億元,用于多晶硅項目、異質結電池片生產及補充流動資金。不過,上述上市計劃最終在2024年6月擱淺。而由于在N型電池布局的緩慢,2023年上半年,潤陽股份首次跌出全球電池出貨量前五。2024年5月,潤陽股份在美子公司被天合光能指控侵權其TOPCon技術專利。
隨著悅達集團注資紓困,潤陽股份的資金問題得到了改善。2月19日,一位潤陽股份方面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并購終止影響不大,潤陽和國資深度綁定,悅達增資后資金情況大有改觀。”
公開資料顯示,悅達集團成立于1979年,經過40多年發展,業務覆蓋汽車、能源、智能制造、地產、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公司以993.87億元的營收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55位。近年,悅達集團也在布局新能源業務,旗下多家企業從事光伏發電、風電再生能源項目,業務全面布局光伏產業鏈,涵蓋電池片、組件、電站開發等多個環節。
1月2日,微信公眾號潤陽新能源發文稱,2024年12月中旬,在開啟全天候運營之后短短60天,潤陽阿拉巴馬工廠實現了每條生產線每天生產3000塊組件的驕人成績,相當于每天1.8兆瓦的太陽能發電量以及每塊組件生產僅29秒的驚人產能。1月29日,張乃文視頻連線慰問阿拉巴馬工廠生產一線員工。他表示,2024年是潤陽發展過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公司克服巨大壓力,保持了生產經營總體穩定。“潤陽新能源海外布局較早,年產1.5GW美國工廠10月份正式竣工投產,為潤陽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正開足馬力加班生產,加速產能爬坡,全年在手訂單2.4GW,訂單十分充足”。
曾經的PERC單晶電池龍頭企業,在遍地英豪的光伏行業,若要再度滿血復活,需要兼具技術改造與現金流的雙重支撐。獲國資輸血后,擺在潤陽股份面前的挑戰,依然是頑強地活下去,并活得更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19530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