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09:16:40
2月18日,“2025‘投資成都’(長三角)投資合作推介會”在上海舉行,70家長三角企業代表參會。成都市投資促進局介紹了成都的投資環境、政策優勢及產業發展情況,并發布系列政策和投資機會清單。會上,6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488.3億元,涵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將助力成都特色優勢產業的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產業為先、項目為王,成都攜手長三角,系統構建“投資成都”城市品牌。
2月18日,“2025‘投資成都’(長三角)投資合作推介會”在上海舉行。70家長三角已簽約企業、重大項目在談企業、重點關注企業、川籍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分享在蓉發展新機遇。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重點介紹了成都的投資環境、政策優勢、產業發展等情況,并發布系列政策和投資機會清單。
活動現場,蘇州太陽井光伏電鍍銅裝備研發生產基地等6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達488.3億元,涉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多個產業領域。這些項目的簽約落地,將進一步助推成都特色優勢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賦能相關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為促進成都和長三角兩地互促互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推介會現場搭設展臺,展示了蜂巢能源動力電池模型、空御科技無人機、越凡科技送貨機器人、影目科技VR眼鏡等“成都造”高科技產品,為成都與長三角地區兩地企業交流互動、鏈接需求、拓展市場提供平臺。
近年來,成都與長三角地區保持著緊密的經濟合作,吸引了大量投資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蘇州太陽井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計劃將光伏裝備的生產制造及新研發項目落地成都東部新區。
2020年,太陽井新能源憑借著自主研發的光伏電池銅代銀技術獲得了成都光伏龍頭企業的戰略投資。2021年以來,公司正式在成都設立辦事處,并與成都本土企業共建省級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李中天表示,成都在新能源產業布局、技術創新以及營商環境方面,都與太陽井新能源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成都高校聚集,人才輩出,為高科技企業提供機械設計、電氣軟件等領域的人才支持。同時,四川省在全球光伏電池產能中占比高達30%,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為企業提供了生態條件。
推介會上,派電科技、則正醫藥等企業代表對成都的營商環境、產業發展機遇和人才政策優勢給予高度評價。則正醫藥上海事業部總經理施斌表示,“創新”背后的底層邏輯是聚集人才,在與成都相關部門的接觸中,他深切感受到,成都在人才供給、政策扶持等方面,會協助企業鏈接相關資源,這不僅能加速企業發展,也會增添企業信心。
推介會上,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雙流區,分別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先進制造業高地”“‘一港三區’建設”作推介,全方位展示成都的投資魅力和發展潛力。
今年以來,成都市常態化組織專業招商小分隊赴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開展投資促進活動。
成都市投促局經濟合作處處長王兆熙表示,本次活動以上海為核心區域,杭州、蘇州、合肥為支點,覆蓋長三角地區,緊扣投資者最關心的產業基金、項目載體、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等關鍵的要素需求,發布了2025“投資成都”系列政策;聚焦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產業領域,發布了投資機會清單。
作為簽約企業,蘇稻集團成都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洪明表示,2024年,公司在成都實現了1.2億元產值,決定持續深化與成都的合作,并與青白江區政府開始了緊密的溝通,計劃建設蘇州稻香村集團西南總部暨食品生產基地項目。
在田洪明看來,成都可以很好地輻射重慶、云南、貴州、西藏甚至西北地區。與此同時,成都是一座宜居、創新、包容、充滿年輕活力的城市,營商環境也非常好。截至目前,成都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已經注冊并開始完善投資合同手續。按照項目推進計劃,預計將在2026年年底之前建成占地40畝的一期工程。
2月19日,成都市委主要領導走訪腦虎科技調研,一只插上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實驗鼠正通過一根有線柔性電極“訴說”著自己的腦電信號。腦虎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彭雷介紹說,通過在大腦皮層植入電極,可以采集到神經元放電信號,轉化成機器能懂的語言。在臨床場景突破方面,該技術讓多位漸凍癥、高位截癱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成功控制電腦、鼠標、輪椅,甚至機器人。
目前腦虎科技與華西醫院、四川大學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說起成都的營商環境,彭雷表示,腦機接口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的交匯點,“我們用集成電路做電極,用生物制藥做成器械,用人工智能來解碼腦電波,而成都是三鏈齊備的城市,這讓成都在硬科技競爭中具備了搶占先機的底氣”。
王兆熙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持續加強與重點城市群協同聯動,狠抓意向項目簽約、簽約項目落地、落地項目開工,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071212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