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12:38:12
每經評論員 杜宇
2月20日晚間,普元信息(SH688118,前收盤價:26.35元,市值:24.76億元)一則關于部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然而,當日晚間公司又發布更正公告,刪除了控股股東、董事長、總經理劉亞東的減持計劃,理由竟是“工作人員疏忽”。這一事件不僅凸顯了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嚴重失范,也引發了市場對公司內部治理和未來發展的諸多質疑。
普元信息作為一家軟件基礎平臺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本應以嚴謹的態度對待信息披露,然而此次“烏龍”事件卻暴露出公司在內部管理上的漏洞。從首次公告的明確披露,到更正公告的突然刪除,前后矛盾的信息不僅讓投資者感到困惑。在資本市場上,信息披露是投資者了解公司動態的重要渠道,任何疏忽都可能引發信任危機。
財務方面,普元信息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億元至4.4億元,同比下降16.76%到8.4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50萬元到800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950萬元到-650萬元。
筆者認為,此次“烏龍”事件不僅是信息披露的失誤,更是公司內部治理短板的集中體現。上市公司高管減持股份本屬正常,但因信息披露的混亂,這一事件或被賦予了更多負面解讀。
面對這一事件,普元信息應立即采取措施,加強信息披露的審核流程,確保公告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公司需要向投資者詳細說明此次更正公告的具體原因,以及劉亞東減持計劃的后續安排,以消除市場的疑慮。此外,公司應以此次事件為契機,全面審視內部治理機制,強化合規意識,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