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余承東、王曉秋見證!上汽集團和華為簽約,將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1 16:04:04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團與華為在上海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多領域展開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上汽集團實力領先,已推出“七大技術底座”,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此前雙方合作消息頻傳,此次合作將發揮各自優勢,探索新路徑,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好體驗。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上汽集團公眾號,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定義、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服務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共同為用戶帶來領先的智能化出行體驗。

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見證簽約。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華為終端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分別代表上汽和華為簽約。

上汽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領先的汽車企業之一,業務涵蓋整車、零部件、移動出行和服務、金融、國際經營、創新科技等多個領域,在汽車技術研發、生產工藝、質量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創新技術與高品質的汽車產品與出行服務。目前,上汽已成功推出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的“七大技術底座”,包括純電、混動、氫能三大整車平臺以及電池、電驅、超混系統、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2024年,國家公布首批L3級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名單,上汽成為唯一一家乘用車和商用車項目均成功入選的企業。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擁有智能汽車領域軟、硬、芯、云等核心技術,近年來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多款卓越的智能汽車產品,深受市場歡迎。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駕控、軟件定義汽車等領域,為消費者帶來了極致智慧出行體驗。

此次上汽與華為開啟戰略合作,將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智能化時代邁向新的高度。雙方團隊將深度融合、攜手共進,共同探索智能汽車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新路徑,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就傳出上汽與華為合作的相關消息。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為與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確定將使用智選車模式,從上汽注冊的商標來看,該品牌初步名為“尚界”。

天眼查顯示,1月13日至1月14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提交“尚界”、“上汽尚界”等多枚商標,國際分類涉及機械設備和廣告銷售等,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去年年底以來,上汽正與華為進行密切接觸的消息便開始廣泛流傳。

2024年11月,市場有傳聞稱,上汽集團正與華為進行合作接觸。該項目由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親自帶隊,或將開辟華為目前與車企的三種合作模式(供應商、HI、智選車)以外的全新模式,不排除上汽集團將戰略投資華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

證券時報,2月20日下午,尊界S800技術發布會召開,余承東稱鴻蒙智行實現了“從被動智能到自主智能的全面躍遷”,這項技術將首先搭載到尊界S800上,尊界S800將首發包括途靈龍行平臺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

余承東表示,尊界S800預計將在5月底正式上市,亮相于深圳車展。在發布會期間,臺下多次有“遙遙領先”聲音傳出,余承東表示:“我們絕對對得起那四個字。”

在本次發布會上,余承東稱,尊界S800將首發6大核心技術,包括首發的途靈龍行平臺、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華為星河通信3大技術,以及全新升級的鴻蒙ALPS座艙2.0、華為車語系統2.0、華為巨鯨電池2.0這3大技術。

據介紹,途靈龍行平臺實現了路面感知(HUAWEI ADS)、智能車輛狀態感知(iVSE)、動態自適應扭矩控制(HUAWEI DATS)和智能車身協同控制(HUAWEI XMOTION)。

官方數據顯示,鴻蒙智行2024年累計交付新車超44萬臺,12月單月交付近5萬臺,創月交付量新高。其中問界M9上市12個月累計大定突破20萬輛,問界新M7年度累計交付突破19萬輛,智界R7上市累計交付近3萬輛, 享界S9系列交付7494輛,連續5個月成為40萬元以上純電豪華轎車銷冠。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汽集團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時報、公開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汽 華為 上汽集團 乘用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