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控制權更替 正威新材叫回“九鼎新材”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2 01:03:11

2月21日晚,正威新材公告,公司中文證券簡稱將從“正威新材”變更為“九鼎新材”,啟用時間為2025年2月24日,證券代碼保持不變。此次更名源于公司控制權的再次變動。2017年,原控股股東九鼎集團將部分股權轉讓給正威集團旗下公司,實際控制人變為王文銀。然而,隨著正威集團陷入資金困境,九鼎集團通過司法拍賣重新奪回控制權,實控人也變回顧清波。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從“九鼎新材”到“正威新材”,再到“九鼎新材”,宛如一個輪回。這一切背后是公司控制權的再次變動。

其實,正威新材(SZ002201,股價5.45元,市值35.51億元)原控股股東九鼎系早已于2024年11月重掌帥印。

相比原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的回歸,公司證券簡稱的變更有點姍姍來遲。2月21日晚,正威新材公告,公司中文證券簡稱將變更為“九鼎新材”,啟用時間為2025年2月24日。

公司名稱隨控制權更替變動

隨著公司控制權的又一次變動,正威新材的證券簡稱將變回“九鼎新材”。

2月21日晚,正威新材披露,公司中文名稱由“江蘇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JIANGSU AMER NEW MATERIAL CO.,LTD.”變更為“Jiangsu Jiuding New Material Co.,Ltd.”。

名稱變更后,正威新材的中文證券簡稱將變更為“九鼎新材”,啟用時間為2025年2月24日;公司證券代碼“002201”保持不變。

在公司此前披露的擬變更名稱的公告中,正威新材披露了更名的原因:“基于自身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正威新材表示,變更后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不存在利用變更公司名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權益的情況。

這與2021年上市公司宣布將證券簡稱由“九鼎新材”變更為“正威新材”時的原因不同。

2021年,上市公司宣布公司擬變更名稱時表示,鑒于公司實控人旗下企業的品牌特質及其作為世界500強在國際上的特定影響力,為有效實現公司董事會確立的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進而推動主營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發展目標,公司擬變更公司名稱,使用“正威”作為公司的字號。公司已獲得實控人旗下特定企業的有效授權,授權公司使用“正威”字號。

當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正是世界500強企業正威集團旗下公司。如今,名稱的改變也意味著“正威集團”的“含量”在上市公司里逐漸降低。

2017年,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江蘇九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鼎集團),持有上市公司46.85%的股份。2017年12月,九鼎集團將3400萬股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給西安正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正威),作價3.4億元,后者成為上市公司第三大股東,該轉讓于2018年1月5日辦理過戶登記。

天眼查顯示,西安正威由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的實控人是有著“銅王”之稱的王文銀。

當時,雖尚未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但王文銀自2018年2月1日起便開始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

不到兩年,雙方再次謀求股權轉讓事項。2019年8月4日,上市公司時任實控人顧清波與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以下簡稱正威集團)、王文銀簽署了協議,約定顧清波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65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9.55%)股份轉讓給正威集團或其指定的第三方。

2019年10月30日,顧清波與正威集團、王文銀重新簽訂了補充協議,將實際股權受讓方變更為深圳翼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由正威集團100%持股,以下簡稱翼威新材)。

2019年11月6日,顧清波與翼威新材簽署了協議。2019年12月10日,6500萬股轉讓股完成過戶登記,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翼威新材,實控人變更為王文銀。

2021年8月,上市公司宣布更名為正威新材,正式開始使用“正威”字號。

不過,正威集團后來陷入資金危機。

根據上市公司一次次披露的司法拍賣公告,“正威系”漸漸從正威新材中淡出,在這期間,九鼎集團重新拍回上市公司部分股權。2024年11月,正威新材披露,公司控股股東重新變回九鼎集團,實控人變為顧清波。

如今,控制權重回九鼎集團,上市公司的名稱自然隨之變更。

一審被判賠償經濟損失2957萬元

2月21日晚,正威新材公告披露收到山東省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出具的(2024)魯0191民初6828號《民事判決書》。

公告稱,中車山東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風電)因向正威新材采購特定型號產品,在產品質保期內,發現該產品存在質量瑕疵或質量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上市公司賠償中車風電經濟損失。

法院一審判決正威新材賠償中車風電經濟損失共計2957.57萬元并退還中車風電產品價款460萬元,同時中車風電退還公司對應產品。此外,正威新材還需向中車風電支付保全保險費17024元;中車風電支付上市公司貨款1003.78萬元及違約金50.19萬元,本訴案件和反訴案件的受理費、保全費由二者共同承擔。

正威新材表示,截至目前,上述判決尚未生效。公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及謹慎性原則,將該預計損失計入2024年度,對公司2024年度利潤將產生一定影響。經初步測算,與2023年度相比,2024年度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下降幅度預計不超過30%,具體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結果為準。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9157269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正威新材 玻璃玻纖 江蘇省 高鐵 商業航天 風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