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2 08:08:33
當地時間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烏克蘭局勢發表多項聲明,并對聯合國相關決議草案及俄烏沖突作出回應。美國提出名為“和平之路”的聯合國決議草案,呼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并盡快結束沖突,俄羅斯則提出修正案,要求加入“解決問題根源”。特朗普還稱澤連斯基是否出席和平解決烏克蘭沖突的會議“不那么重要”,未計劃5月9日訪俄羅斯。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2月22日消息,當地時間2月21日獲悉,美國已就烏克蘭問題提出一項聯合國決議草案。
根據央視記者獲得的決議草案內容,草案名為“和平之路”,僅三段,“哀悼在俄烏沖突中失去的生命”,并“重申《聯合國憲章》所表達的聯合國主要目的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并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最后“呼吁盡快結束沖突,并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持久和平。”此外,俄羅斯對美國決議草案提出修正,要求加入“解決問題根源”。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希望何時對該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據悉,聯合國大會已定于24日召開會議,就烏克蘭和歐盟起草的案文進行表決。
此前,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拒絕共同發起一項譴責俄羅斯并支持烏克蘭的聯合國決議草案。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月21日,央視記者獲悉,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表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前往烏克蘭試圖達成一項獲取烏克蘭礦產的協議是“浪費時間”。
特朗普還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否出席和平解決烏克蘭沖突的會議“并不那么重要”。
2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見,游說烏方向美投資者開放礦產資源開采權。他會后告訴媒體記者,美烏這筆礦產資源交易將在俄烏沖突結束后為烏方提供“一張長期的安全盾牌”。澤連斯基強調:“我們討論的是聯合開采這些礦。”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認為有機會達成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和平協議。
此外,特朗普表示,目前并無打算于5月9日前往俄羅斯。
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會談持續了約四個半小時。在會談結束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向外界表示,此次會談是結束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會談整體是“好的”。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就烏克蘭問題,俄美兩國的代表們即將進入單獨的小組談判,但具體誰在其中還不確定,這將由總統決定。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俄羅斯國防部2月21日通報稱,俄軍控制了位于頓涅茨克地區的兩個居民點。過去一周內,俄軍共控制了位于頓涅茨克、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地區的7個居民點。此外,俄軍防空系統攔截了36枚美制“海馬斯”火箭彈和1枚改裝升級版“海王星”導彈。俄軍還擊落了2架烏軍米格-29戰機。俄軍利用高精度武器對烏軍油氣能源設施和軍工基礎設施進行了11組打擊。
同一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發布戰報稱,截至當天下午,前線地區發生53次戰斗。烏軍仍堅守陣地并阻止俄軍進攻。烏空軍、導彈部隊和炮兵襲擊了俄軍多個人員、武器和軍事裝備集中區、指揮所、電子戰設施和火炮系統。此外,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行動繼續開展,并向俄軍發動了多次進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歐洲多國領導人通電話,就歐洲積極參與談判進程、烏安全保障等議題展開討論。
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的電話會談中,澤連斯基對德國持續提供的大量軍事和財政支持表示感謝。朔爾茨則重申了德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并強調,德國將與歐洲及國際伙伴密切協調,持續支持烏克蘭,直至實現公正、全面且持久的和平。雙方一致認為,在未來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必須確保烏克蘭有參與權,同時歐洲安全問題也應由歐洲各國共同探討解決。朔爾茨和澤連斯基均強調,只有建立緊密協商機制,才能為和平進程奠定堅實基礎。
在與波蘭總統杜達的通話中,雙方討論了有關美國對烏支持的問題。杜達建議澤連斯基與美總統特朗普進行“冷靜和建設性的合作”。
在與捷克總統帕維爾的通話中,雙方圍繞下一步行動步驟、聯合計劃等展開探討。澤連斯基指出,歐洲必須用一個聲音說話,以此推動實現公正的和平,且堅信這一目標能夠達成。此外,兩人還討論了捷克繼續提供炮彈的倡議以及捷克支持烏克蘭的新提議。
在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的交談中,澤連斯基對瑞典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表達了感謝,并期待該國第18次國防援助計劃。澤連斯基還向克里斯特松通報了與美國特使凱洛格的建設性會晤的情況,以及近期與其他外國領導人會談的細節。他指出,雙方正為構建安全保障的共同愿景而努力。澤連斯基強調,在任何可能的談判開啟前,必須準備好解決方案,歐洲應積極參與談判進程。烏克蘭所追求的是公正且持久的和平,而非僅僅是暫時的?;?。
在與斯洛文尼亞總理羅伯特·戈洛布的通話中,雙方圍繞雙邊關系、未來計劃和共同行動步驟展開深入探討,還就結束烏克蘭沖突和保障安全充分交換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