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2 22:11:52
2月22日晚,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四季度營業利潤超出預期,全年營收、凈利潤也有所增長。截至2024年底,持有3342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此外,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提到,將永遠把絕大部分資金投資于股票,去年持有的可交易股票價值雖有下降,但非上市控股股權價值增加。他還表示對日本的投資不斷增加,伯克希爾在日本五家貿易公司的持股價值達235億美元。
每經編輯 張錦河
北京時間2月22日晚,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股價718750美元,市值1萬億美元)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第四季度營業利潤145.3億美元,超出預期的98.7億美元。歸屬于伯克希爾股東的凈收益為196.9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75.74億美元。
保險承保運營收入34.1億美元,保險投資運營收入40.9億美元,BNSF運營收入12.8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運營收入7.29億美元。其他控股業務運營收入32.6億美元,非控股業務運營收入6.95億美元。
2024年全年,公司營收3714.33億美元,上年同期3644.82億美元,市場預期為3719.53億美元。2024年全年凈利潤889.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51.34億元),上年同期962.23億美元,市場預期為607.06億美元。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爾持有33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2萬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再創歷史新紀錄。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權益投資的總公允價值71%集中在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雪佛龍和可口可樂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542365834
巴菲特發表年度股東信,其中提到,去年持有的可交易股票價值從3540億美元降至2720億美元,但持有的非上市控股股權的價值有所增加,并且仍遠高于可交易股票投資組合的價值。我們將永遠把他們的絕大部分資金投資于股票——主要是美國股票,盡管其中許多公司會有重要的國際業務。伯克希爾永遠不會更傾向于持有現金等價物資產,而放棄持有優質企業的股權,無論是控股股權還是部分股權。
巴菲特表示,2024年,伯克希爾的表現超出了預期,盡管我們189家運營企業中有53%的企業報告收益出現下滑。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提高,我們大幅增加了對這些高流動性短期證券的持有量,投資收益取得了可預見的大幅增長,這對我們很有幫助。
信中還提到,自伯克希爾開始購入五家日本公司的股票以來差不多已經過去六年了。這五家公司運營得非常成功,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其運營模式與伯克希爾自身頗為相似。截至年底,伯克希爾在日本貿易公司的持股價值達235億美元,并且隨著時間推移,其對這五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可能會有所增加。這五家公司分別是: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ITOCHU)、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三菱商事株式會社(Mitsubishi)、三井物產株式會社(Mitsui)和住友商事株式會社Sumitomo).
巴菲特說,我們對這五家公司的持股是非常長期的,我們致力于支持它們的董事會。從一開始,我們就同意將伯克希爾在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控制在10%以下。但是,當我們接近這個上限時,這五家公司同意適度放寬上限。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看到伯克希爾對這五家公司的持股有所增加。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爾的總成本為138億美元,我們持有的股票的市值總計為235億美元。
上海證券報此前2月15日報道,伯克希爾于當地時間周五盤后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的最新持倉變動。13F持倉報告顯示,除了繼續增持西方石油,伯克希爾去年四季度最明顯的調倉是減持銀行股、增持餐飲股。
兩家華爾街巨頭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是伯克希爾去年第四季度減持最多的個股。其中,伯克希爾持有的花旗銀行股份四季度降幅超七成,到四季度末,持股環比三季度減少約4060.5萬股,持股數環比下降73.5%,在伯克希爾持倉中占比從1.3%降至0.39%,持倉價值減少28.6億美元。此外,四季度伯克希爾對美國銀行的持股環比減少1.174億股,在伯克希爾持倉中占比從11.88%降至11.17%,持倉市值銳減51.6億美元。
不過,美國銀行仍是伯克希爾的第三大重倉股。重倉股的前十位排名和三季度完全相同,前兩名依然是蘋果和美國運通,第四到第十位分別是可口可樂、雪佛龍、西方石油、穆迪、卡夫亨氏、安達保險以及德維特。
2024年四季度伯克希爾未進一步減持蘋果,但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伯克希爾接連大幅減持蘋果,減持股份幅度分別達50%和25%。到三季度末,所持的蘋果股份較去年年初的9.05億股降至3億股,降幅接近67%。
此外,四季度伯克希爾清倉了二季度新進的猶他美容(ULTA)。三季度伯克希爾已經大幅減持這家化妝品折扣零售商,持股數較二季度劇減96.49%。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證券報、公開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54236583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