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4 22:50:03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生態環境部大氣司有關負責同志,在鋼協六屆七次會員大會上講話時表示:“請大家放心,我們絕不會讓環保水平高、投入大的企業吃虧,也不會讓環保水平低、投入小的企業受益。”生態環境部將采取哪些具體行動來落實這一目標?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上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持續健全長效機制。比如,對整體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行業,逐步將超低排放要求轉化為強制性排放標準,以標準倒逼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兩手并用保護大氣環境
李天威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這些年,生態環境部堅持兩手并用,一手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大氣環境。另一手創新管理思路,綜合運用金融、價格、財稅、環保差異化管理等政策,激發大氣污染治理的內生動力。
“例如,在價格方面,我們出臺了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政策,指導地方制定了鋼鐵、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差別化的電價、水價。”李天威表示,在財稅方面,中央和地方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對改造項目予以支持,完成改造的企業還能享受環境稅、購置稅等減免優惠政策。
在環保監管方面,落實超低排放和環??冃級企業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不停產、不限產,環保檢查“無事不擾”,保障綠色、優質產能能夠盡量發揮。正是這一系列的措施,推動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很多企業綠色轉型和利潤增長實現了同頻共振。
“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持續健全長效機制。”李天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是強化技術引領。建立以環??冃Х旨墳橐I的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體系,制定分行業基于績效水平的大氣污染治理可行技術目錄,動態更新、迭代升級,實現技術減排。
其次是完善政策支持。拓展環??冃脠鼍?,形成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扶優汰劣,讓環保投入高、績效好的企業享受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再次是突出標準引領。對整體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行業,逐步將超低排放要求轉化為強制性排放標準,以標準倒逼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最后是強化執法監管。對環保水平低、投入小的企業加強執法監管,對存在偷排、漏排、弄虛作假等主觀惡意違法行為的企業依法依規嚴厲處罰,提高違法成本。
四方面做好移動源減排
關于移動源減排,李天威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移動源的影響日益凸顯,國內外的經驗也證明當下和今后一個時期,抓住移動源這個“牛鼻子”十分迫切,也非常必要。
從排放總量看,移動源是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來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和24%左右。特別是氮氧化物,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鐵路內燃機車等移動源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超過了900萬噸。
當前,減污降碳協同已經成為各國移動源排放管理的共識,美國和歐盟也正在加快推動移動源減污降碳政策的研究和實施,統籌推進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實施,推動可再生和低碳燃料的研究應用。
接下來,生態環境部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首先,加快移動源標準的制修訂。標準對減排發揮基礎性、引領性的作用。完善在用車標準規范體系,完善排放檢驗設備驗證方法和防作弊技術規定。
其次,強化機動車排放監管。推動重型貨車“退四、治五、管六、推新”。同時,持續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的專項整治,堅決遏制弄虛作假這類行為的發生。
三是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綜合治理。全面淘汰國一及以前的工程機械,重點區域推進國二工程機械的淘汰,重點提高機場、港口、園區等新能源機械和內部車輛的新能源比例。以標準的升級促進鐵路內燃機車排放水平的提升。
最后,持續推進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推進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點行業大宗貨物的清潔運輸,推動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