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年初金融債發行利率低于2%,商業銀行募資規模接近3000億元!在低利率“窗口期”,綠色金融債市場供需兩旺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1 22:15:03

近日,境內商業銀行發債熱情顯著升溫。自2月13日起的四周內,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券規模達到2500億元,遠超此前400億元的水平,全年累計募資額達2940億元,同比增長約140億元。這主要受兩方面因素驅動:一是節后銀行業務逐步展開,資本金補充和負債結構優化需求增加;二是抓住低息發債“窗口期”,降低融資成本。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日前,境內商業銀行發債熱情驟然升溫。截至3月10日,國內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券超過20筆,年內累計發行募資額達到2940億元,較去年同期高出約140億元。據悉,2月13日起,商業銀行過去4周發債規模達到2500億元,遠超1月初至2月13日期間的400億元。

一位城商行計劃財務部人士向記者分析說,過去4周銀行發債力度驟然升溫,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節后銀行開完年度工作會議,各項業務開始逐步開展,令銀行資本金補充與優化負債結構的需求增加,促使他們近期發債節奏增加;二是2月仍處于銀行低息發債的“窗口期”,令部分銀行抓住機會加大發債力度以降低發債利率成本。

記者注意到,在過去4周,銀行發債類型相當多元化,既有發行二級資本債與永續債補充銀行資本金,也有發行金融債優化負債結構,還有綠色金融債等。

2月13日以來,銀行發債利率逐步呈現回升趨勢。以“綠債”為例,民生銀行在2月14日發行的3年期100億元規模“25民生銀行綠債01”票面利率為1.7%;到了2月26日,農業銀行發行的3年期500億元規模“25農業銀行綠色債01”票面利率達到1.85%。

“25民生銀行綠債01”相關信息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一位券商自營投資部人士向記者分析說,債券利率之所以有所回升,一方面是資金面繼續邊際趨緊,另一方面3月起債券發行供給量開始增加,資金面對銀行發債利率回升也產生較高預期。而上述城商行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內部一直在加快發債步伐,希望將今年發債平均利率低于去年三季度(約2.6%)。”

年初銀行發債利率低于2%,多家機構抓住低息發債“窗口期”

2月13日前,今年以來銀行發債力度偏弱。數據顯示,今年1月初至2月13日,銀行發債數量僅有4單,分別是桂林銀行發行一筆30億元規模永續債、華僑銀行發行10億元金融債、農業銀行發行兩單總計400億元的三農債。

一方面,節前銀行都在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需根據工作會議安排年內的各項債券發行事宜,導致期間銀行發債節奏相對變慢;另一方面,在去年四季度財政部明確將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方式支持國有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后,國有大型銀行都在等待具體的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方案,再規劃其他類型債券發行節奏與規模。

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認為,在債務置換后,地方債對銀行資本的消耗低于貸款,即在計算風險資本時,貸款的權重是100%,一般地方債是10%,專項債是20%,因此地方債對銀行的資本消耗遠低于貸款,導致年初銀行的短期補充資本需求不高。

2月13日起,銀行發債力度驟然升溫,尤其是越來越多銀行開始發行永續債與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金。數據顯示,過去4周,郵儲銀行與平安銀行先后發行300億元的5年期永續債,工行也發行500億元的10年期二級資本債。

上述城商行人士向記者分析說,節后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以下簡稱“二永債”)的力度“升溫”。一是在銀行舉行年度工作會議后,相關部門會根據今年各項業務發展規劃重新計算資本金補充規模,帶動部分銀行需加快發行二永債節奏與增加資本金補充額度;二是部分銀行通過提前發行二永債,可以平穩度過二永債到期所帶來的資本金達標要求。

Wind數據顯示,2025年銀行二永債到期規模預計達到約1.2萬億元,比2024年全年高出900億元。其中,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二永債到期規模分別約為6150億元、3970億元、1708億元和323億元。

在這位城商行人士看來,近期銀行積極發債,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抓住低息發債“窗口期”。他告訴記者:“2月份,無論是二永債,還是‘綠債’等金融債,銀行發債整體利率都低于2%,但3月后,要在2%以內發債的難度非常大。”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國內金融債發行利率變化趨勢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2月下旬,其已感受到債券利率一直在逐步回升。以永續債為例,2月19日郵儲銀行發行的300億規模5年期永續債票面利率為1.99%;但到了3月4日,平安銀行同樣發行300億規模5年期永續債,票面利率漲至2.27%。

記者注意到,銀行發債利率回升,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預期未來銀行發債力度將持續增加,相應抬高了金融市場對銀行發債利率的預期。

以二永債發行為例,近日多家銀行收到新的發債額度。3月10日,瑞豐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銀行收到《中國人民銀行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市場及境外市場發行金融債券,2025年金融債券新增余額不超過5億元,年末金融債券余額不超過35億元。其中,二級資本債券、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等資本類債券存續余額不得超過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的50%。

此外,長沙銀行也收到《中國人民銀行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市場及境外市場發行金融債券,2025年金融債券新增余額不超過150億元,年末金融債券余額不超過650億元。其中,二級資本債券、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等資本類債券存續余額不得超過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的50%;

3月6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上述券商自營投資部人士向記者指出,銀行發債供給量增加,已令金融市場對銀行債券利率做了重新定價,3月起,銀行發債利率若低于2.05%,挺難獲得市場足額認購。國盛證券固收團隊發布的研報指出,截至3月2日的過去一周期間,3年期與5年期AAA-評級銀行二級資本債分別上升6.7個基點與7.9個基點,至2.06%與2.08%。

前述城商行人士告訴記者:“對我們而言,發債節奏仍變得日益緊迫,去年三季度我們發債的平均利率約在2.6%,考慮到我們的信用評級低于國有大行與股份制銀行,加之債券市場利率持續觸底回升,若我們無法在二季度加大發債力度,很難完成年內發債平均利率低于去年三季度的目標。”

年內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達到800億元,市場認購熱情持續升溫

記者還注意到,過去4周期間,綠色債券發行成為銀行發債力度升溫的一大支撐。僅在2月26日當天,農業銀行、渤海銀行分別發行600億元規模和50億元規模的綠色金融債。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除了渤海銀行與農業銀行,今年以來民生銀行、光大金租、徽銀金租也分別發行100億元、30億元和20億元的3年期綠色金融債。據悉,今年以來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達到800億元,不但遠超去年同期的95億元,還較2022年與2023年同期的216億元與584億元高出不少。

金融市場對銀行綠色金融債的認購熱情持續升溫。記者查閱相關金融機構發債數據發現,“25光大金租綠債01”與“25徽銀金租綠色債01”的全場認購倍數分別達到2.32倍與3.6倍。農業銀行表示,近期發行的綠色債券受到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保險、證券、基金等各類投資者踴躍認購。

“25光大金租綠債01”相關信息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前述券商自營投資部門人士告訴記者,眾多金融機構積極認購銀行綠色債券背后,一是隨著國家加快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步伐,金融機構紛紛增加綠色金融領域的資金配置力度;二是當前3年期高評級銀行綠色金融債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1.85%~1.9%之間,具有相對的收益優勢。

他向記者指出:“盡管不少中小銀行一直在拓展綠色金融業務規模,但由于項目儲備與投融資風險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因此他們也將投資高評級銀行綠色金融債作為做大綠色金融業務的重要補充工具。”除了高評級銀行綠色債,他們也在關注大型企業發行的綠色債投資機會。

記者獲悉,隨著越來越多資本涌入銀行綠色債券認購市場,金融機構若要獲得理想的認購額度,很大程度考驗他們的定價能力以及與發行方、承銷機構的溝通能力。

“目前,我們一直與綠色債發行銀行與承銷機構保持緊密溝通。一方面了解綠色債券的資金用途與增信措施,另一方面也會根據相關綠債的資金認購熱度調整我們的認購利率定價策略。”這位券商自營投資部門人士透露。目前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參與綠色債券投資的資金日益增多,導致債券發行票面利率精準定價的難度增加不少。

2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未來5年,綠色金融業務在銀行保險機構業務規模中的比重明顯提升。在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優化銀行信貸供給,完善綠色保險體系,豐富金融產品服務,拓寬綠色融資渠道。

上述券商自營投資部門人士強調說:“未來,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流向銀行綠色債券的增量資金規模,以及債券市場利率波動趨勢,提升綠色債券的投研能力與票面利率定價準確性。”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 金融 利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