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8 20:10:21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吐槽”理財產品收益下降。據悉,近期債市經歷了一波調整,導致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固收類產品收益率下滑,部分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接近-10%。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翹楚表示,隨著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債市長期利好邏輯未變。而多家理財公司認為,本輪債市調整或已接近尾聲。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馬子卿
近日,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發帖吐槽近期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多家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發現,不少中低風險等級的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明顯走低。據悉,這背后是近期債市經歷了一波明顯調整。近日,多家理財公司發聲,認為此輪債市調整接近尾聲的信號已顯現。業內認為,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和政策信號,投資者不必過度悲觀,反而可以關注調整帶來的機會。
記者查詢多家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發現,不少中低風險等級的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明顯走低乃至為負。例如,某大行理財子發行的一個系列多款純固收類產品,近1個月的年化收益率表現紛紛轉“綠”,部分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達-10%。
“近期,在資金面處于緊平衡、權益市場回暖,以及經濟利好政策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下,債市的交易情緒受到一定的壓制,使得債市整體持續調整并進入下行區間,受此影響,以債券為主要持倉資產的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同步出現下降。”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翹楚對記者表示。
據普益標準數據,截至2月末,1年期、3年期和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較1月末分別調整20BP、21BP和9BP,AAA級和AA+級企業債和城投債到期收益率環比也出現了20BP左右的調整幅度。在各類債券價格持續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短期內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其2月末的平均近1月年化收益率環比降幅已超60BP,整體受債市回調的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在市場波動時,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回撤只是表面上的“浮虧”,實際收益率還是在產品到期或贖回時才會真實體現。對于固收類產品而言,盡管短期內凈值會隨著債市波動出現回撤,但隨著時間推移,產品凈值也將隨著底層資產的票息累計得到逐步修復,并企穩回升。
記者注意到,社交媒體上部分網友表示由于收益太慘淡而將短期理財全部贖回。此番債市調整對理財規模影響如何?張翹楚對記者表示,“聚焦目前市場整體來看,理財市場暫未出現大規模贖回情況。”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研報中提及,考慮到2022年贖回潮以來,資管機構對“穩凈值”“穩規模”訴求增加。尤其對于理財機構而言,“低波、穩健”經營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在該模式下,市場利率和債市短期回調,對產品破凈率影響較小,向負債端傳導作用有限,因此贖回負反饋可能性較低,市場穩定性相應增強。
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其凈值表現會直接受到債市波動的影響。那么,本輪債市調整還會持續多久?
張翹楚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本輪由資金面和權益市場回暖主導的債市調整,并不具備趨勢性,在后續全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資金面大概率回歸穩健寬松態勢,疊加目前經濟基本面的增長趨勢尚需進一步穩定、內需和外需整體的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市場仍具一定的避險情緒,長期來看債市的利好邏輯尚未發生改變,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后續仍將具備一定的上行動能。
此外,記者注意到,多家理財公司近日發聲,認為此輪債市調整接近尾聲的信號已顯現。興銀理財表示,在時間上,調整已持續約2個月,接近過去2年債市調整周期的上限。農銀理財也認為,從時間和空間維度判斷,本輪債券利率調整已經接近近年債券利率調整的上限。此外,平安理財表示,債市定價邏輯最終會回歸基本面,有利于債市的宏觀環境并未根本逆轉,寬幅調整的時候均是難得的配置機會。雖然需要警惕階段性調整,但整體看本輪債市發生極端行情概率低。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可以如何應對?
中郵理財建議,從歷史數據來看,債券市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短期的波動并不影響其長期的投資價值。因此,流動性需求不高的資金,在評估產品后續表現后,可考慮繼續持有,以待修復。但如果投資期限較短,且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在評估產品后續表現后,若認為市場短期難以快速反彈,可考慮在合適時機贖回,避免進一步損失。
對于準備投資理財產品投資者,中郵理財建議做好風險偏好匹配,若風險偏好較低,可以選擇一些投資于高信用等級債券且期限較短的銀行理財產品,以降低風險。此外,可考慮資產配置多元化,適當配置一些含有其他類型資產的產品,如權益類資產等,以分散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