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果凍銷售未達目標,米酒賣得好??老牌休閑零食企業親親食品去年扭虧為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8 20:39:11

3月17日,親親食品(01583.HK)公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收9.96億元,同比增長1.5%,股東應占利潤達2113萬元,成功扭虧為盈。占比最大的果凍產品銷售額同比下降6.5%;膨化食品與米酒等其他品類表現亮眼,其中米酒新產品銷量增加成為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梁梟    

時隔三年,“親親蝦條”“親親果凍”的生產商親親食品再度實現盈利。

3月17日,親親食品(01583.HK,股價1.25港元,市值9.44億港元)披露了2024年業績。2024年,親親食品實現營收9.96億元,同比增長1.5%,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2113.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00.2萬元。對比近五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其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凈利潤則是時隔三年再度回歸正值。

公開資料顯示,親親食品是一家總部位于福建晉江的老牌休閑零食企業,成立于1990年,產品包括果凍、膨化食品、調料、糖果、米酒等。

果凍銷售未達目標,米酒賣得好

20世紀90年代,親親食品靠果凍產品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親親我的果凍”這句廣告詞是不少“90后”的童年記憶。

如今,果凍仍然是親親食品銷售額占比最大的一個產品品類。2024年,公司果凍產品實現銷售額5.31億元,較2023年同比下降約6.5%,占總收入的比例為53.2%。

實際上,近年來親親食品的果凍品類銷售額一直在5億元上下徘徊。而招股書顯示,2013年親親食品果凍品類銷售額曾達到8.07億元。親親食品也在財報中坦言,2024年果凍產品銷售(額)下降,未達到集團的目標。

親親食品的調料業務同樣表現不佳。2024年,調料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6.6%。親親食品的官網顯示,其調料產品包括香格里雞精、雞粉調味料等。

而親親食品的第二大品類——膨化食品(包括親親圈、蝦條、薯片等)近五年銷售額呈現增長態勢,2024年實現銷售額3.12億元,同比增長13.7%。

另外推動親親食品實現營收增長的是糖果及干果、堅果、餅干、烘焙、米酒等其他產品,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三成,公司在財報中稱銷售額增長主要是由于米酒新產品銷量增加。記者查詢發現,親親食品在湖北孝感落地了全國首個米酒類生產基地,2020年試生產,主要生產佬米酒、風味米酒和零食類米酒。

總體來看,2024年,親親食品的營收同比實現了小幅增長,但增速相較往年有所放緩,同時營收規模還是未能重回到2015年時10億元以上的規模。

投資虧損收窄,關閉虧損生產基地

對于一家成立已有三十多年的休閑零食企業而言,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親親食品一直在求變。

在去年8月的新品發布會上,親親食品總裁吳文旭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品牌出海、渠道迭代和市場下沉等機會浮出水面,食品企業也將探索出更多的增長路徑。

近年來,除了主業方面的拓渠道、推新品、拓產能等,親親食品還做了不少新消費領域的投資,但投資情況并不理想。回顧來看,親親食品的投資涉及燕麥、果汁酒、啤酒等賽道,2021年至2023年,由于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凈虧損為1512萬元、937萬元、779萬元。

不過,2024年,親親食品因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凈虧損為0元,也未有增加投資新項目。這也是其在2024年扭虧為盈的關鍵原因之一。翻閱年報來看,這已經是親親食品第三年明確表示未在報告期內增加投資新項目。

不過,親親食品還未放棄這一策略,它在財報未來展望與策略中提及,尋找投資于具有快速發展潛力并與集團業務產生協同作用的消費品公司的機遇,與戰略投資伙伴合作。

此外,2024年,親親食品將持續虧損的寧夏生產基地關閉,生產設施的物業、廠房及設備錄得一次性處置損失約610萬元。

一面是收緊投資,一面是關閉持續虧損的生產基地,可以看到親親食品正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下功夫。同時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生產基地生產管理效率提升等因素,2024年度其毛利率為28.3%,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但這一毛利率水平相較于十年前還是下滑了不少,2014年親親食品的毛利率為42.4%。

當然,十年前的市場環境與現在也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不管是渠道端零食量販店的興起、電商平臺的興起,還是競爭格局中越來越多的新興的零食品牌,抑或是消費需求端健康化、方便化等趨勢的興起,都對親親食品構成挑戰。在扭虧為盈后,何時能夠重回10億元營收規模,如何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將會是公司繼續思考的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親親食品公告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